分析 常溫下,A元素的單質(zhì)是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氣體單質(zhì)中最穩(wěn)定的單質(zhì),則A為N元素;B原子的M層有1對成對的p電子,外圍電子排布為3s23p4,則B為S元素;C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64sx,有+2、+3兩種常見化合價,則C為Fe;D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s軌道電子數(shù)是p軌道電子數(shù)的兩倍,則B原子核外有6個電子,則B為C元素,
(1)C為Fe元素,F(xiàn)e3+在基態(tài)時核外23個電子;
(2)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N元素2p軌道容納3個電子,處于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
(3)根據(jù)SO2中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判斷;S元素與C元素形成分子為CS2,與二氧化碳空間構(gòu)型相同;
(4)根據(jù)HCN分子的結(jié)構(gòu)式判斷;
(5)二氧化碳形成分子晶體,二氧化硅形成原子晶體;
(6)E的原子序數(shù)比Fe大3,則E為Cu元素,
①利用均攤法計算;外圍電子排布排布分析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
②由Cu晶體的堆積方式可知,為面心立方密堆積,以頂角Cu原子研究,與之最近的Cu原子處于面心,每個頂點為12個面共用,故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12,晶胞中Cu原子數(shù)目=8×$\frac{1}{8}$+6×$\frac{1}{2}$=4,Cu原子半徑為r,晶胞棱長=4r×$\frac{\sqrt{2}}{2}$=2$\sqrt{2}$r,故晶胞體積=(2$\sqrt{2}$r)3=16$\sqrt{2}$r3,根據(jù)ρ=$\frac{m}{V}$計算.
解答 解:常溫下,A元素的單質(zhì)是第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氣體單質(zhì)中最穩(wěn)定的單質(zhì),則A為N元素;B原子的M層有1對成對的p電子,外圍電子排布為3s23p4,則B為S元素;C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64sx,有+2、+3兩種常見化合價,則C為Fe;D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s軌道電子數(shù)是p軌道電子數(shù)的兩倍,則B原子核外有6個電子,則B為C元素;
(1)C為Fe元素,F(xiàn)e3+在基態(tài)時,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
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5;
(2)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N元素2p軌道容納3個電子,處于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故第一電離能由大到下的順序為N>C;
故答案為:N>C;
(3)S元素的低價氧化物為SO2,分子中S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2+$\frac{1}{2}$(6-2×2)=3,S原子采取sp2雜化;S元素與C元素形成分子為CS2,與二氧化碳互為等電子體,結(jié)構(gòu)式為S=C=S,空間構(gòu)型為直線型,
故答案為:sp2;直線型;
(4)HCN分子的結(jié)構(gòu)式為H-C≡N中含有2個σ鍵和2個π鍵,所以其數(shù)目之比為1:1;
故答案為:1:1;
(5)二氧化碳形成分子晶體,二氧化硅形成原子晶體,故二氧化碳晶體熔點比較二氧化硅低,
故答案為:晶體類型不同,二氧化碳形成分子晶體,二氧化硅形成原子晶體;
(6)E的原子序數(shù)比Fe大3,則E為Cu元素,
①甲中Cu原子數(shù)目為4,氧原子數(shù)目為8×$\frac{1}{8}$+6×$\frac{1}{2}$=4,化學式為CuO,乙中Cu原子數(shù)目為4,氧原子數(shù)目為1+8×$\frac{1}{8}$=2,化學式為Cu2O,Cu2+外圍電子排布為3d9,而Cu+外圍電子排布為3d10,屬于穩(wěn)定結(jié)構(gòu),故高溫下CuO可以轉(zhuǎn)化為Cu2O;
故答案為:CuO;CuO中Cu2+外圍電子排布為3d9,而Cu2O中Cu+外圍電子排布為3d10,屬于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②由Cu晶體的堆積方式可知,為面心立方密堆積,以頂角Cu原子研究,與之最近的Cu原子處于面心,每個頂點為12個面共用,故晶胞中Cu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12,晶胞中Cu原子數(shù)目=8×$\frac{1}{8}$+6×$\frac{1}{2}$=4,Cu原子半徑為r,晶胞棱長=4r×$\frac{\sqrt{2}}{2}$=2$\sqrt{2}$r,故晶胞體積=(2$\sqrt{2}$r)3=16$\sqrt{2}$r3,
故晶胞的密度ρ=$\frac{m}{V}$=$\frac{\frac{4×64}{{N}_{A}}}{16\sqrt{2}{r}^{3}}$=$\frac{16}{\sqrt{2}{r}^{3}{N}_{A}}$g•cm-3,
故答案為:12;$\frac{16}{\sqrt{2}{r}^{3}{N}_{A}}$.
點評 題是對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考查,涉及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分子結(jié)構(gòu)、晶體類型與性質(zhì)、晶胞結(jié)構(gòu)與計算等,側(cè)重對基礎(chǔ)知識的綜合應用的考查,(6)中解題的關(guān)鍵是計算晶胞的體積,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Ⅱ中主要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S(s)+O2(g)═SO2(g)△H=-297kJ•mol-1 | |
B. | Ⅳ中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SO2+O2$?_{△}^{催化劑}$2SO3 | |
C. | Ⅳ中使用催化劑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轉(zhuǎn)化率 | |
D. | Ⅴ中氣體a 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C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 | B. | x+y>z | ||
C. |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 D. | x+y<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H4 | C2H4 | C3H8 | C4H8 | C5H12 | C7H16 | C8H16 |
A. | 13 | B. | 14 | C. | 10 | D. | 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和 是兩種種不同的物質(zhì) | |
B. | 由乙烯之間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 | |
C. | 丁烷與丁烯互為同系物 | |
D. | 乙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