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天津是我國研發(fā)和生產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基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含鋰的二氧化鈷(LiCoO2),充電時LiCoO2Li被氧化,Li+遷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電池負極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電池反應為CoO2+LiC6LiCoO2+C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充電時,電池的負極反應為LiC6-e-Li++C6

B. 放電時,電池的正極反應為CoO2+Li++e-LiCoO2

C. 羧酸、醇等含活潑氫的有機物可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

D. 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單位質量釋放的能量)

【答案】B

【解析】A、充電時,電池的負極和陰極相連,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故A錯誤;

B、放電時,電池的正極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CoO2+Li++e=LiCoO2,故B正確;

C、由于單質鋰較活潑,易與醇以及羧酸類物質反應而變質,電解質不能含有醇和羧酸,故C錯誤.

D、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高,故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列出10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周期









3周期









4周期









110種元素中,形成氣態(tài)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是 元素(填素符號)。

2的最高價的氧化物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電子的①③⑤⑦四種元素形成的離子,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離子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形成的氫化物中,沸點較高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

5)用一個實驗事實(或一個化學方程式)證明元素的非金屬性更強的是______。

6)用電子式表示③⑧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是短周期元素組成的中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物和反應條件略去):

(1)若D為白色膠狀難溶物,且與A摩爾質量相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若A為CO,則D的化學式為 。

(3)若C為當今需要減排的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E為一種弱酸(無氧酸),則A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治理環(huán)境,減少霧霾,應采取措施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

.處理NOx的一種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還原NOx。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

②CH4(g)+2NO2(g)=N2(g)+CO2(g)+2H2O(g) △H2-586.7kJ/mol

(1)若用4.48LCH4還原NO生成N2,則放出的熱量為______kJ。(氣體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下)

Ⅱ.(2)NOx可用強堿溶液吸收產生硝酸鹽。在酸性條件下,F(xiàn)eSO4溶液能將NO3還原為NO,NO能與多余的FeSO4溶液作用生成棕色物質,這是檢驗NO3的特征反應。寫出該過程中產生NO的離子方程式: 。

(3)用電化學處理含NO3的廢水,電解的原理如圖1所示。則電解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當電路中轉移20 mol電子時,交換膜左側溶液質量減少________g。

圖1 圖2 圖3

Ⅲ.利用I2O5消除CO污染的反應為:5CO(g)+I2O5(s)5CO2(g)+I2(s)。不同溫度下,向裝有足量I2O5固體的2L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4 molCO,測得CO2的體積分數(shù)(φ)隨時間(t)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

(4)T1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為 。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B.兩種溫度下,c點時體系中混合氣體的壓強相等

C.d點時,在原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氦氣,CO的轉化率不變

D.b點和d點時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關系:Kb<Kd

Ⅳ.以二氧化鈦表面覆蓋Cu2Al2O4為催化劑,可以將CO2和CH4通過反應CO2(g)+CH4(g)

CH3COOH(g) △H<0直接轉化成乙酸。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圖3所示。

(6)①250300℃時,乙酸的生成速率減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②工業(yè)生產中該反應的溫度常選擇250℃、不選擇400℃,從綜合經濟效益考慮,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氯酸鈉(NaClO2)是重要漂白劑。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展開對亞氯酸鈉(NaClO2)的研究。

實驗Ⅰ:制取NaClO2晶體

已知:NaClO2飽和溶液在溫度低于38℃時析出的晶體是NaClO23H2O,高于38℃時析出的晶體是NaClO2,高于60℃時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Ba(ClO2)2可溶于水。

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裝置②中產生ClO2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從裝置④反應后的溶液獲得晶體NaClO2的操作步驟為:

①減壓,55℃蒸發(fā)結晶;②趁熱過濾;③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3)設計實驗檢驗所得NaClO2晶體是否含有雜質Na2SO4,操作是: 。

(4)反應結束后,關閉K2、打開K1裝置①的作用是 ;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導致產品中混有的雜質是 。

實驗Ⅱ:測定某亞氯酸鈉樣品的純度。

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準確稱取所得亞氯酸鈉樣品m g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和過量的碘化鉀晶體,再滴入適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已知:ClO2+ 4I+4H+ =2H2O+2I2+Cl)。將所得混合液配成100mL待測溶液。

移取25.00mL待測溶液于錐形瓶中,用c molL-1 Na2S2O3標準液滴定,至滴定終點。重復2次,測得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的平均值為V mL(已知:I2 +2S2O32-=2I+S4O62-)。

(5)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劑是 ,達到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為 。

(6)樣品中NaClO2的質量分數(shù)為 (用含m、cV的代數(shù)式表示,式量:NaClO2 9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了探究鋅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速率變化,他在100 mL稀鹽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粉,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反應放出的氫氣(氣體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實驗記錄如下(累計值):

時間/min

1

2

3

4

5

氫氣體積/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時間段(指0~1、1~2、2~3、3~4、4~5 min)反應速率最大 ,

原因是 。

2哪一時間段的反應速率最小 ,原因是

3求2~3 min時間段以鹽酸的濃度變化來表示的該反應速率

4如果反應太劇烈,為了減緩反應速率而又不減少產生氫氣的量,他在鹽酸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 A.蒸餾水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CuSO4溶液

你認為可行的是(填編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一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布洛芬緩釋高分子藥物P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1)A為一元羧酸,8.8g A與足量NaHCO3溶液反應生成2.24L CO2(標準狀況),A的分子式是

(2)B和E的核磁共振氫譜都只有2種峰,D的系統(tǒng)名稱是 ,E含有的官能團是 。

(3)D與過量的E反應生成F;若D過量,將得到F′。F′的結構簡式是 。

(4)反應條件Ⅰ是 ,G生成P的反應類型 。

(5)P用NaOH水溶液處理的化學方程式是

(6)寫出2種符合下列要求的布洛芬的同分導構體:①含有苯環(huán)和酯基;②其核磁共振氫譜為4組峰,且峰面積比為9:6: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CO2的利用對促進低碳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1)將CO2與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煉鐵等。

已知:①Fe2O3(s) + 3C(石墨) = 2Fe(s) + 3CO(g) △H 1 = +489.0 kJ·mol-1

②C(石墨) +CO2(g) = 2CO(g) △H 2 = +172.5 kJ·mol-1

CO還原Fe2O3(s)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減排的新方向,將CO2轉化為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O2(g) +3H2(g)CH3OH(g) +H2O(g) △H

①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

②取一定體積CO2和H2的混合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為1∶3),加入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反應過程中測得甲醇的體積分數(shù)φ(CH3OH)與反應溫度T的關系如圖1所示,則該反應的ΔH 0(填“>”、“<”或“=”)。

③在兩種不同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CH3OH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2所示,曲線Ⅰ、Ⅱ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大小關系為K K(填“>”、“<”或“=”)。判斷的理由 。

(3)以CO2為原料還可以合成多種物質。

①工業(yè)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其反應方程式為 開始以氨碳比=3進行反應,達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60%,則NH3的平衡轉化率為 。

將足量CO2通入飽和氨水中可得氮肥NH4HCO3,已知常溫下一水合氨Kb=1.8×10-5,碳酸一級電離常數(shù)Kb=4.3×10-7,則NH4HCO3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3.6g碳在6.4g氧氣中燃燒,至反應物耗盡,并放出X kJ熱量。已知1mol單質碳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為Y kJ,則1molCO2反應生成CO的熱量變化為

A放出Y kJ B放出(5X-5Y) kJ

C放出(10X-Y) kJ D吸收(10X-Y)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