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下列各變化中,反應(yīng)①為常溫下的反應(yīng),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價介于CD之間,E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的液體,F為淡黃色粉末,G為常見的無色氣體。

回答下列問題:

(1)A、G的化學(xué)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FE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反應(yīng)①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應(yīng)②中,每生成2.24 L氣體G(標準狀況)時,消耗F ___________g。

【答案】Cl2 O2 2Na2O2 +2H2O = 4NaOH + O2 Cl2+2NaOH=NaCl+NaClO+H2O 15.6

【解析】

E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的液體,推測E為水,F為淡黃色粉末,推測為過氧化鈉,由圖中關(guān)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O2。

在結(jié)合反應(yīng)①②的情況,即可推斷反應(yīng)①為:Cl2+2NaOHNaClO+NaCl+H2O,反應(yīng)②為2Na2O22H2O4NaOHO2↑,據(jù)此解答。

由圖中關(guān)系可推知:ACl2;BNaOHCNaCl;DNaClO;EH2O;FNa2O2GO2。

1AG的化學(xué)式分別為Cl2、O2。

故答案為:Cl2 ;O2

2FE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Na2O2 +2H2O = 4NaOH + O2,

故答案為:2Na2O2 +2H2O = 4NaOH + O2;

3AB反應(yīng)的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為:Cl2+2NaOH=NaCl+NaClO+H2O;

4)在反應(yīng)2Na2O2 +2H2O = 4NaOH + O2,每產(chǎn)生標準狀況下的氧氣22.4L,消耗的Na2O22mol.156g。現(xiàn)在產(chǎn)生了2.24 L氣體G(標準狀況),則消耗Na2O2質(zhì)量為15.6g,

故答案為:15.6。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xiàn)下圖所示的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

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I、II、III、IV四步中對于溶液和沉淀的分離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2)根據(jù)上圖反應(yīng)關(guān)系,寫出下列B、F所含物質(zhì)成分的化學(xué)式:B______;F_____

(3)寫出過程反應(yīng)①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固體B所含對應(yīng)的金屬其單質(zhì)與磁性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③中鹽酸過量時的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藍銅礦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受熱易分解。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已知:NaAlO2+CO2+H2O = Al(OH)3↓+NaHCO3,根據(jù)下列框圖轉(zhuǎn)化回答問題:

(1)寫出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a、c化學(xué)成分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寫出檢驗沉淀b中所含有陽離子的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滌沉淀c的實驗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熱沉淀c應(yīng)放在___________(容器)中進行。

(5)經(jīng)過④、⑤步反應(yīng)得到銅和金屬鋁,寫出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討論甲、乙、丙、丁四種儀器裝置的有關(guān)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 甲裝置:可用來證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

B. 乙裝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順利流下

C. 丙裝置:用圖示的方法不能檢查此裝置的氣密性

D. 丁裝置:先從①口進氣集滿二氧化碳,再從②口進氣,可收集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鐵棒和石墨棒插入1 L 1 mol·L-1食鹽水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電鍵K與N連接,鐵被保護不會腐蝕

B. 若電鍵K與N連接,正極反應(yīng)式是4OH-4e===2H2O+O2

C. 若電鍵K與M連接,鐵棒上有黃綠色氣體產(chǎn)生

D. 若電鍵K與M連接,當兩極共產(chǎn)生22.4 L(標準狀況)氣體時,生成了1 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次實驗需用480mL、0.5mol/L的稀H2SO4溶液,某同學(xué)用98%的濃H2SO4(ρ=1.84g/cm3)進行配制,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需要的玻璃儀器除了燒杯、量筒、玻璃棒,還有_________________;

(2)計算:配制本次實驗需要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上述98%的濃H2SO4______ mL

(3)配制過程: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濃硫酸

②將濃硫酸緩緩注入盛有適量蒸餾水的燒杯中,邊加邊攪拌

③用玻璃棒引流將燒杯中的溶液轉(zhuǎn)移到已經(jīng)檢漏的合適規(guī)格的容量瓶中

④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⑤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在距離刻度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⑥蓋好瓶塞,反復(fù)上下顛倒,搖勻

⑦將配制好的溶液轉(zhuǎn)移至試劑瓶中待用。

上述配置溶液的步驟存在缺失,缺少的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橫線上填寫下列各種情況對所配制溶液濃度的影響(選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所用的濃硫酸長時間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

②量取濃硫酸所用量筒有蒸餾水_________

③定容時,俯視液面_________;

④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液面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配制250 mL 0.5mo/LNaCl溶液的實驗中需要用到儀器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6.4gCu與足量的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yīng)。

(1)把反應(yīng)后的溶液稀釋至500mL,取出50mL,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4.66g,則稀釋后所得溶液中SO4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

(2)把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fù)ㄈ?/span>100 mL a mol/LNaOH溶液中,若反應(yīng)物均無剩余,則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xué)反應(yīng):CO2(g)+H2(g) CO(g)+H2O(g),其化學(xué)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guān)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yīng)的正反應(yīng)為____________反應(yīng)(填“吸熱”、“放熱”)。

(3)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______℃。此溫度下加入1molCO2(g)1molH2(g),充分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CO2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_____。

(4)800 ℃時,發(fā)生上述反應(yīng),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分別為c(CO2)2mol/L ,c(H2)1.5mol/L,c(CO)1mol/L, c(H2O)3mol/L,則正、逆反應(yīng)速率的比較為υ________υ 。(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