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門捷列夫周期表是常見的經典形式,人們在研究前18號元素時發(fā)現,還可以將它們排成如圖所示的“海螺”形狀,圖中每個“·”代表一種元素,其中O點代表氫元素。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A、B元素的簡單離子半徑比較A﹥B
B. 虛線相連的元素處于同一族
C. B元素是圖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
D. A、B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需要配制0.50 mol·L-1NaCl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驟填上適當的文字,以使整個操作完整。
(1)選擇儀器。完成本實驗所必需的儀器有:托盤天平(精確到0.1 g)、藥匙、燒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以及等質量的兩片濾紙。
(2)計算。
(3)稱量。配制該溶液需稱取NaCl晶體________g。
(4)溶解、冷卻,該步實驗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轉移、洗滌。在轉移時應使用______引流,需要洗滌燒杯2~3次是為了________。
(6)定容,搖勻。
(7)將配好的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后,倒入指定的試劑瓶,并貼好標簽,注明配制的時間、溶液名稱及濃度。
(8)在配制過程中,某學生觀察定容時液面情況如圖所示,所配溶液的濃度會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漸加入鐵粉,溶液中Fe2+的濃度與加入鐵粉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
A. 1∶1∶1 B. 1∶3∶1
C. 3∶3∶8 D. 1∶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對應的電子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NH4Br:[NH][∶B∶]-
B. CaCl2:∶C∶-[Ca2+]∶C∶-
C. N2:NN
D. Na2O2:Na+[∶∶∶]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中所用儀器合理的是( )
A.用 100 mL 量筒量取 5.2 mL 鹽酸B.用 10 mL 量筒量取 5.2 mL 鹽酸
C.用托盤天平稱取 25.02 g NaClD.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 50 mL 0.1 mol/L 的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某些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間的轉化可用來貯存熱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經太陽照射后轉化成四環(huán)烷(Q)的的反應: △H=+88.62kJ·mol—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NBD、Q、甲苯三者互為同系物
B. NBD、Q、甲苯三者是同分異構體
C. 92gNBD經太陽照射后完全轉化為Q時需吸收88.62kJ熱量
D. NBD可開發(fā)為貯能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豐富多彩的顏色變化增添了化學實驗的魅力,下列有關反應顏色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 新制氯水久置后→淺黃綠色消失②Cl2通入石蕊試液中→先變紅后褪色③SO2通入石蕊試液中→先變紅后褪色 ④SO2通入品紅溶液中→紅色褪去⑤ 氨氣通人酚酞溶液中→紅色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其單質及化合物是人類生產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質。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M經過太陽光光照可轉化成N,轉化過程如下:
ΔH=+88.6 kJ·mol-1
則M、N相比,較穩(wěn)定的是 。
(2)已知CH3OH(l)的燃燒熱為238.6 kJ·mol-1,CH3OH(l)+O2(g)=CO2(g)+2H2(g) ΔH=-a kJ·mol-1,則a 238.6(填“>”、“<”或“=”)。
(3)使Cl2和H2O(g)通過灼熱的炭層,生成HCl和CO2,當有1 mol Cl2參與反應時釋放出145 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4)火箭和導彈表面的薄層是耐高溫物質。將石墨、鋁粉和二氧化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溫下煅燒,所得物質可作耐高溫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ΔH=-1 176 kJ·mol-1,則反應過程中,每轉移1 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