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量的氫氣與一定量的氯氣反應,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mol(溶液中只含NaCl和NaClO兩種溶質(zhì)).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B、所得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為0.25molC、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D、所用氯氣和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3
分析:所得混合物冷卻后用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mol,說明氫氣與氯氣反應中氯氣有剩余,溶液為氯化鈉和次氯酸鈉的混合液,
A.根據(jù)c=
1000ρω
M
變形計算原NaOH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
B.根據(jù)鈉離子守恒有:n(NaCl)+n(NaClO)=n(NaOH),據(jù)此計算n(NaCl),可得溶液中n(Cl-);
C.溶液中Cl-來源于氯化氫及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計算氯化氫提供的氯離子,進而計算n(HCl),據(jù)此計算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
D.測得反應后溶液中含Cl-、ClO-,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Na+)=n(Cl-)+n(ClO-),根據(jù)氯原子守恒可知2n(Cl2)=n(Cl-)+n(ClO-),據(jù)此計算原混氣體中含有的n(Cl2),再結合C中計算氫氣物質(zhì)的量的解答.
解答:解:A.根據(jù)c=
1000ρω
M
可知,原NaOH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40
1000×1.2
=10%,故A正確;
B.根據(jù)鈉離子守恒有:n(NaCl)+n(NaClO)=n(NaOH),故n(NaCl)=0.1L×3.00mol/L-0.05mol=0.25mol,反應后溶液中n(Cl-)=0.25mol,故B正確;
C.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mol,根據(jù)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該反應生成的NaCl為0.05mol,溶液中Cl-來源于氯化氫及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所以氯化氫提供的氯離子為0.25mol-0.05mol=0.2mol,即反應后的混合氣體中n(HCl)=0.2molmol,根據(jù)氫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氣體中n(H2)=
1
2
n(HCl)=
1
2
×0.2mol=0.1mol,故C正確;
D.所得混合物冷卻后用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mol,說明氫氣與氯氣反應中氯氣有剩余,溶液為氯化鈉和次氯酸鈉的混合液,測得反應后溶液中含Cl-、ClO-,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溶液中n(Na+)=n(Cl-)+n(ClO-)=0.3mol,根據(jù)氯原子守恒可知原混合氣體中2n(Cl2)=n(Cl-)+n(ClO-),可知混合氣體中n(Cl2)=
1
2
×0.3mol=0.15mol,故所用氯氣和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0.15mol:0.1mol=3:2,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混合物計算、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等,難度中等,注意從質(zhì)量守恒的角度結合反應的有關方程式計算,側(c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用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是用來收集實驗中產(chǎn)生氣體的裝置,但未將導管畫全,請將裝置圖補充完整.
(2)實驗中他們?nèi)?.4g銅片和12mL18mol?L-1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停止,最后發(fā)現(xiàn)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中的同學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寫出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2H2SO4(濃)
  △  
.
 
CuSO4+SO2↑+2H2O
Cu+2H2SO4(濃)
  △  
.
 
CuSO4+SO2↑+2H2O

實驗中若有m g銅參加了反應,則有
m
64
m
64
mol硫酸被
還原
還原
(填“氧化”或“還原”),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
m
32
m
32
mol.
②下列試劑中,能證明反應停止后燒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
D
D
(填寫字母編號).
A.硫酸鈉溶液      B.氯化鋇溶液      C.銀粉        D.碳酸鈉溶液
③為什么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銅片完全溶解?你認為的原因是
稀硫酸不與銅反應
稀硫酸不與銅反應

(3)為了測定剩余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該興趣小組設計了三個實驗方案:
方案一: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過已稱量過的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反應停止后再次稱量,兩次質(zhì)量差即是吸收的二氧化硫.
方案二:將裝置A產(chǎn)生的氣體緩緩通入足量的用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得沉淀的質(zhì)量即是二氧化硫轉(zhuǎn)化為硫酸鋇沉淀的質(zhì)量.
方案三:當銅和濃硫酸的反應結束后,在裝置A中加入足量的鋅粉,用排水法測得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為V  L(已換算為標準狀況).
實際上,以上方案一、二均不可取,請你說出原因?
方案一
產(chǎn)生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干燥管中的質(zhì)量差不僅僅是SO2的質(zhì)量(或燒瓶中的二氧化硫不能完全排出)
產(chǎn)生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干燥管中的質(zhì)量差不僅僅是SO2的質(zhì)量(或燒瓶中的二氧化硫不能完全排出)

方案二
沉淀的質(zhì)量一部分是高錳酸鉀溶液中起酸化作用的硫酸與氯化鋇反應而產(chǎn)生的
沉淀的質(zhì)量一部分是高錳酸鉀溶液中起酸化作用的硫酸與氯化鋇反應而產(chǎn)生的

方案三:寫出剩余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計算式(假設反應后溶液的體積仍為12mL)
V
22.4×0.012
mol/L
V
22.4×0.012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中山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填空題

(15分)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尿素、純堿、銨態(tài)氮肥以及硝酸,在有機合成工業(yè)中制合成纖維、塑料、染料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氨氣是工業(yè)制備硝酸的重要原料,已知下列三個熱化學方程式:
① N2 (g)+ 3H2 (g)2NH3 (g) △H1
② 4NH3(g) +5O2 (g)= 4NO(g) +6H2O(l)  △H2
③ N2 (g)+ O2 (g)= 2NO (g) △H
能否應用△H1和△H2表示△H
若能用△H1和△H2表示△H,則寫出△H=                        ;若不能,說明理由:
                                  
(2)在相同的溫度下,容積相等的兩個恒容密閉容器(編號分別為a和b)中,一定量的氮氣和氫氣發(fā)生下列可逆反應:
N2(g) + 3H2(g)  2NH3(g) △H=-92.4 kJ/mol
實驗測得反應起始時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及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如下表:

容器編號
起始時各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mol
平衡時反應
N2
H2
NH3
a
1
3
0
23.1
b
2
6
0
未知(用E表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反應a和反應b的氫氣轉(zhuǎn)化率相同
②利用已知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反應b的平衡常數(shù)
③利用已知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反應b放出的能量E
④平衡時a、b兩個反應的氨氣體積分數(shù)為1:1
(3)溫度為400℃、壓強為30Mpa的情況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氫氣與氮氣的合成氨反應:N2(g)+3H2(g)  2NH3(g)  △H<0 。
氨氣的物質(zhì)的量[n(NH3)]和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n(H2)]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下圖:

正反應速率最大的點是       (選填a、b、c、d中的一個或幾個),氮氣的物質(zhì)的量[n(N2)]相等的兩點是       (選填a、b、c、d中的兩個);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溫度改為600℃,在上圖中畫出反應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氨氣的變化曲線。
(4)工業(yè)合成氨用煤制備原料氣氫氣時,往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實際工業(yè)生成中可利用二氧化碳聯(lián)合生產(chǎn)二甲醚(CH3OCH3),一定條件下,在容積固定的密閉設備中發(fā)生反應:
2CO2(g)+6H2(g)CH3OCH3(g)+3H2O(g)  △H<0
兩個密閉恒容容器中在溫度均為T且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進行上述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兩個容器中有關數(shù)據(jù)及正逆反應速率關系如下表:
容器
c(CO2)
/mol·L1
c(H2)
/mol·L1
c(CH3OCH3)
/mol·L1
c(H2O)
/mol·L1
v (正)和v (逆)比較
容器I
1.0×102
1.0×102
1.0×104
1.0×104
v (正)=v (逆)
容器II
2.0×102
1.0×102
1.0×104
2.0×104
 
容器I中的反應      (選填“是”或“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該反應在溫度為T時的平衡常數(shù)K=         。表格內(nèi)的空格處v(正)與v(逆)的大小關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四川省樂山市高三第二次調(diào)查研究考試理科綜合試卷(化學部分) 題型:選擇題

一定量的氫氣與一定量的氯氣反應,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 mol(溶液中只含NaCl和NaClO兩種溶質(zhì))。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NaOH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0%

B.所得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為0.25 mol

C.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0.1 mol

D.所用氯氣和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高中階段常用化學反應方程式

  1. 鈉在空氣中燃燒(黃色的火焰)
  2. 鈉與水反應(浮、熔、游、響、紅)
  3. 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
  4.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5. 蘇打(純堿)與鹽酸反應
  6. 小蘇打受熱分解
  7. *固體氫氧化鈉、碳酸氫鈉混合物在密閉容器中加熱
  8. 金屬鋰在空氣中燃燒
  9. 銅絲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棕色煙)
  10. 鐵在氯氣中劇烈燃燒
  11.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蒼白色火焰,瓶口白霧)
  12. 氯氣溶于水及新制氯水的成分:
  13. 次氯酸見光分解(強氧化劑、殺菌消毒、漂白劑)
  14. 工業(yè)制漂白粉原理
  15. 氯氣實驗室制法(主儀器:分液漏斗、圓底燒瓶等)
  16. 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鈉溶液的試管中
  17. 用電子式表示溴化鎂、氯化氫分子的形成
  18. 鐵與硫加熱反應
  19. 硫化氫充分燃燒
  20. 硫化氫不完全燃燒
  21. 硫化亞鐵與稀鹽酸反應
  22. 二氧化硫制三氧化硫(無色固體,熔點16.8℃,44.8℃)
  23. 濃硫酸與銅反應
  24. 濃硫酸與非金屬碳的反應
  25. 工業(yè)制單質(zhì)硅(碳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
  26.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
  27. 氮氣和氫氣反應
  28. 氮氣與氧氣放電條件下反應
  29. 二氧化氮溶于水
  30. NO2、O2混合氣通入水中無剩余氣體
  31. 一定量的NO、O2混合通入水中無剩余氣體
  32. 五氧化二磷與熱水反應
  33. 磷在氯氣中充分燃燒
  34. 氨的催化氧化
  35.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36. 用濃鹽酸檢驗氨氣(白煙生成)
  37. 硫酸銨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加熱
  38. 硝酸銨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不加熱)
  39. 鋁箔在氧氣中劇烈燃燒
  40. 鋁片與稀鹽酸反應
  41. 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42. 鋁與三氧化二鐵高溫下反應(鋁熱反應)
  43. 鎂在二氧化碳中燃
  44. 氧化鋁溶于氫氧化鈉溶液
  45. 硫酸鋁溶液中滴過量氨水
  46. 氫氧化鋁溶液中加鹽酸
  47. *高溫下鐵與水反應
  48. 鐵與鹽酸反應
  49. 氧化鐵溶于鹽酸中
  50. 化鐵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紅褐色沉淀)
  51.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氧化
  52. 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氯氣
  53. 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
  54. 甲烷與氯氣取代生成四氯化碳
  55. 乙烯實驗室制法(濃硫酸作催化劑,脫水劑)
  56. 乙烯通入溴水中
  57. 制取聚乙烯、聚丙烯
  58. 乙制取
  59. 由乙炔制聚乙烯
  60. 與液溴反應(需鐵作催化劑)
  61. 苯的硝化反應
  62. 與氫氣加成生成環(huán)己烷
  63. 甲苯發(fā)生硝化反應
  64. 乙烷水解
  65. 乙烷消去反應
  66. 醇與鈉反應
  67. 乙醇催化氧化 
  68. 苯酚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69. 苯酚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70. 苯酚的定性檢驗定量測定方法:
  71. 醛制1-丙醇
  72. 醛制乙酸
  73. 乙醛的銀鏡反應
  74. 醛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
  75. *乙酸與氫氧化銅懸濁液
  76. 酸乙酯制取(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收集)
  77. 葡萄糖結構簡式
  78. 蔗水解方程式
  79. 淀粉水解
  80. 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