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CH3COOH  H+ + CH3COO-已達平衡,若要使醋酸的電離程度和溶液的pH都減小,應(yīng)加入的試劑是(  )
A.CH3COONaB.NH3·H2OC.HClD.H2O
C
醋酸鈉能抑制醋酸的電離,但溶液的pH增大,A不正確;氨水促進醋酸的電離,B不正確;增大氫離子濃度,抑制醋酸的電離,且pH減小,C正確;稀釋促進電離,pH增大,D不正確,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同體積同濃度的H2SO4、HCl、HNO3、CH3COOH溶液中,分別加入足量的Z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硫酸中放出氫氣量最多B.醋酸中放出氫氣量最多
C.鹽酸中放出的氫氣量最多D.鹽酸和硝酸中放出的氫氣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pH相同且等體積的鹽酸溶液A和醋酸溶液B,分別加入鋅進行反應(yīng),若最后僅有一份溶液中剩余鋅,且放出氫氣的質(zhì)量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是的
①反應(yīng)所需要的時間B>A;②開始反應(yīng)時的速率A>B;③參加反應(yīng)的鋅的物質(zhì)的量A=B;④反應(yīng)過程的平均速率B>A;⑤鹽酸里有鋅剩余;⑥醋酸里有鋅剩余。
A.②③⑤⑥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將等質(zhì)量的鋅粉分別投入10 mL 1 mol/L HCl和10 mL 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產(chǎn)生H2的體積分別為V1和V2;①若鋅不足量,反應(yīng)速率快的是_______       ___;②若鋅過量,產(chǎn)生H2的量有何關(guān)系__________。
(2)將等質(zhì)量的鋅粉分別投入c(H)均為1 mol/L體積均為10 mL的鹽酸和醋酸溶液中,產(chǎn)生H2的體積分別為V1和V2;①若鋅不足量,反應(yīng)速率快的是_______      ___;②若鋅過量,產(chǎn)生H2的量有何關(guān)系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蒸餾水稀釋的醋酸至,稀釋過程中溫度維持25℃不變,下列各項中始終保持增大趨勢的是   (  )
A.c(H+)c(OH) B.c(H+)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有濃度為0.1 mol?L-1的鹽酸、硫酸、醋酸三種溶液,試回答:
(1)三種溶液中c(H+) 依次為a mol?L-1,b mol?L-1,c mol?L-1,其大小順序為__________。
(2)等體積的以上三種酸分別與過量的NaOH 溶液反應(yīng),生成的鹽的物質(zhì)的量依次為n 1mol,n2 mol,n3 mol,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為____________。
(3)中和一定量NaOH溶液生成正鹽時,需上述三種酸的體積依次是V1L、V2L、V3L,其大小關(guān)系為____________。
(4)與鋅反應(yīng)時產(chǎn)生氫(氣)的速率分別為v1、v2、v3,其大小關(guān)系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現(xiàn)有常溫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 ②0.01mol/LHCl 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  NaOH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中水電離程度最小,③中水電離程度最大
B.將②③混合,若pH=7,則消耗溶液的體積:②﹥③
C.將四份溶液稀釋相同倍數(shù)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D.將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則混合液一定呈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4分)簡答題
(1)鹽堿地因含較多的,使得土壤呈堿性,不利于作物生長,通過施加適量石膏粉末(主要含有,微溶于水)來降低土壤的堿性。用離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釋的作用        
(2)是一種無色或淡黃色液體,遇水劇烈反應(yīng)得到二氧化硫和氯化氫,是一種常用的脫水劑。將混合并加熱,可得到無水,得到無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一定溫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0點時,醋酸不導電
B.a(chǎn)、b、c三點,a點時醋酸溶液中H+濃度最小
C.b點時,醋酸電離程度最大
D.可通過微熱的方法使c點溶液中c(CH3CO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