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向盛有不同試劑的試管b中分別滴加適量0.1mol/L FeCl3 溶液,下列對b中現(xiàn)象及解釋正確的是
實驗 | b中物質(zhì) | b中現(xiàn)象 | 結(jié)論或解釋 | |
A | Mg(OH)2 懸濁液 | 有紅棕色膠體產(chǎn)生 | 發(fā)生反應(yīng): Fe3++3OH-= Fe(OH)3(膠體) | |
B | Cu粉 | 溶液變藍(lán),試管底部有固體 | 溶液變藍(lán)的原因是: 3Cu+2Fe3+ =2Fe+3Cu2+ | |
C | 5%H2O2溶液 | 有氣泡生成 | 該氣體為氯氣,雙氧水有強(qiáng)氧化性氧化Cl- 產(chǎn)生Cl2 | |
D | 飽和NaHCO3溶液 | 有氣泡生成,且試管底部有固體 | 發(fā)生反應(yīng): Fe3++3HCO3-= Fe(OH)3 +3CO2 |
A. A B. B C. C D. D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華西都市報》曾報道,一輛載有25噸濃硫酸的槽罐車與3輛大貨車發(fā)生連環(huán)相撞,造成濃硫酸大量泄漏。消防官兵冒著被腐蝕的危險成功將險情排除。此處的“腐蝕”不包括濃硫酸下列性質(zhì)中的( )
A. 強(qiáng)酸性B. 吸水性C. 脫水性D. 強(qiáng)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等體積的0.1 mol/L的BaCl2溶液,可使相同體積的Fe2(SO4)3、Na2SO4、KAl(SO4)2三種溶液的完全沉淀,則三種硫酸鹽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
A.3∶2∶3 B.3∶1∶2
C.2∶6∶3 D.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符合反應(yīng)類型的選項字母填在橫線上:
A.Fe3O4+4CO3Fe+4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Zn+H2SO4ZnSO4+H2↑
D.CaCO3+2HClCaCl2+H2O+CO2↑
E.C2H5OH(酒精)+3O22CO2+3H2O
F.3Fe+2O2Fe3O4
G.CuO+H2Cu+H2O
H.HCl+NaOHH2O+NaCl
(1)屬于化合反應(yīng)的有________;
(2)屬于分解反應(yīng)的有________;
(3)屬于復(fù)分解反應(yīng)的有________;
(4)屬于置換反應(yīng)的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W> Z>Y>X
B.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的酸性:Z>W>X
C. 4種元素的單質(zhì)中,Z單質(zhì)的熔、沸點最低
D. W單質(zhì)能與水反應(yīng),生成一種具有漂白性的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我國汽車擁有量呈較快增長趨勢,汽車尾氣已成為重要的空氣污染物;卮鹣铝袉栴}:
(l)汽車發(fā)動機(jī)工作時會引起反應(yīng):N2(g)+O2(g)2NO(g),是導(dǎo)致汽車尾氣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2000K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2與2molO2,發(fā)生上述反應(yīng),經(jīng)過5min達(dá)到平衡,此時容器內(nèi)NO的體積分?jǐn)?shù)為0.75% .則該反應(yīng)在5min內(nèi)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v(O2)=_______mol/(Lmin),N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_______,2000K時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
(2)一定量NO發(fā)生分解的過程中,NO的轉(zhuǎn)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右圖所示。
① 反應(yīng)2NO(g)N2(g)+O2(g)為______反應(yīng)(填“吸熱”或“放熱”) ;
②一定溫度下,能夠說明反應(yīng)2NO(g)N2(g)+O2(g)已達(dá)到平衡的是_____(填序號);
a.容器內(nèi)的壓強(qiáng)不發(fā)生變化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發(fā)生變化
c. 2NO、N2、O2的濃度保持不變
d.單位時間內(nèi)分解4molNO,同時生成2molN2
③ 在四個容積和溫度均完全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下列物質(zhì),相應(yīng)物質(zhì)的量(mol)如下表所示。相同條件下達(dá)到平衡后,N2的體積分?jǐn)?shù)最大的是_______(填容器代號);
容器代號 | NO | N2 | O2 |
A | 2 | 0 | 0 |
B | 0 | l | l |
C | 0.4 | 0.6 | 0.8 |
D | l | 0.5 | 0.4 |
(3)當(dāng)發(fā)動機(jī)采用稀薄燃燒時,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為NOx?捎肅H4催化還原NOx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
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①寫出CH4與NO反應(yīng)生成N2、CO2、H2O(g)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使用催化劑可以將汽車尾氣的主要有害成分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轉(zhuǎn)化為無毒氣體,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或?qū)嶒灢僮骱同F(xiàn)象,所得結(jié)論正確的是
實驗或?qū)嶒灢僮?/span> | 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
A | 用大理石和鹽酸反應(yīng)制取CO2氣體,立即通入一定濃度的Na2SiO3溶液中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強(qiáng) |
B |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種或幾種 |
C | 試管b比試管a中溶液的紅色深 | 增大反應(yīng)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 | |
D | 左邊棉球變?yōu)槌壬疫吤耷蜃優(yōu)樗{(lán)色 | 氧化性:Cl2>Br2>I2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中評價合理的是
選項 | 化學(xué)反應(yīng)及其離子方程式 | 評價 |
A | NaHSO4溶液與Ba(OH)2溶液反應(yīng)至沉淀完全:2H+++Ba2++2OHBaSO4↓+2H2O | 正確 |
B | 向碳酸鎂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2H+CO2↑+H2O | 錯誤,碳酸鎂不應(yīng)寫成離子形式 |
C | 向沸水中滴加飽和的氯化鐵溶液至液體變?yōu)榧t褐色:Fe3++3H2OFe(OH)3↓+3H+ | 正確 |
D |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應(yīng):OH+CO2 | 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硫化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多采用無水芒硝(Na2SO4)—炭粉還原法制備,原理為:Na2SO4+2CNa2S+2CO2↑。其主要流程如下:
(1) 上述流程中采用稀堿液比用熱水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I2+2S2O32-===2I-+S4O62-。所制得的Na2S·9H2O晶體中含有Na2S2O3·5H2O等雜質(zhì)。為測定產(chǎn)品的成分,進(jìn)行下列實驗,步驟如下:
a. 取試樣10.00 g配成500.00 mL溶液。
b. 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過量ZnCO3懸濁液除去Na2S后,過濾,向濾液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用0.050 00 mol·L-1 I2溶液滴定至終點,用去5.00 mL I2溶液。
c. 再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50.00 mL 0.050 00 mol·L-1的I2溶液,并滴入2~3滴淀粉溶液,振蕩。用標(biāo)準(zhǔn)Na2S2O3溶液滴定多余的I2,用去15.00 mL 0.100 0 mol·L-1 Na2S2O3溶液。
①步驟b中用ZnCO3除去Na2S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②判斷步驟c中滴定終點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
③計算試樣中Na2S·9H2O和Na2S2O3·5H2O的質(zhì)量分?jǐn)?shù),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