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利亞當地時間2010年8月1日4時消息,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圖1為丹霞地貌景觀,山體主要是紅色砂礫巖,看去似赤城層層、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燦若明霞”之意,稱之為丹霞山。圖2為地質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1所示巖石類型形成的地質作用,對應于圖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關圖1巖石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能發(fā)現(xiàn)化石
b受高溫高壓變質而成
c可能埋藏有煤炭
d出火山活動形成
A.ac B.ad
C.bc D.bd
3.丹霞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和東南地區(qū).其中“曲溪兩岸,奇峰林立”最可能出現(xiàn)在
A.新疆 B.黑龍江 C.福建 D.西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浙江省余姚中學2012屆高三第一次質檢地理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據巴西利亞當地時間2010年8月1日4時消息,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綁”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讀“浙江省永康方巖方山沿28°55′36″N剖面圖”、方巖方山“赤壁丹崖”景觀圖片,回答1~3題。
1.丹霞地貌經歷了一個不一般的地質作用過程,期間孕育了絢麗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質作用過程正確排序的是
①紅色砂礫巖固結成巖;②地殼水平運動;③流水侵蝕搬運;④重力崩塌;⑤差異風化;⑥地殼抬升運動;⑦變質作用;⑧冰川作用
A.①⑥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⑦⑤④③ D.①⑧⑤④③
2.丹霞地貌典型的頂平、坡陡、麓緩組合可能是因為
A.頂平:受垂直巖層控制 B.坡陡:受水平節(jié)理控制
C.麓緩:受風化堆積物控制 D.麓緩:受平緩流水侵蝕所致
3.丹霞分布于我國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qū),其中“曲溪兩岸,奇峰林立”最可能出現(xiàn)在
A.西北地區(qū) B.西南地區(qū) C.東南地區(qū) D.西南和東南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據巴西利亞當地時間2010年8月1日4時消息,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綁”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讀“浙江省永康方巖方山剖面圖”、方巖方山“赤壁丹崖”景觀圖片,回答下列各題。
1.丹霞地貌經歷了一個不一般的地質作用過程,期間孕育了絢麗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質作用過程正確排序的是
①紅色砂礫巖固結成巖;②地殼水平運動;③流水侵蝕搬運;④重力崩塌;⑤差異風化;⑥地殼抬升運動;⑦變質作用;⑧冰川作用
A.①⑥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⑦⑤④③ D.①⑧⑤④③
2.丹霞地貌典型的頂平、坡陡、麓緩組合可能是因為
A.頂平:受垂直巖層控制 B.坡陡:受水平節(jié)理控制
C.麓緩:受風化堆積物控制 D.麓緩:受平緩流水侵蝕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題型:選擇題
據巴西利亞當地時間2010年8月1日4時消息,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一致通過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綁”申報的“中國丹霞”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讀“浙江省永康方巖方山沿28°55′36″N剖面圖”、方巖方山“赤壁丹崖”景觀圖片,回答
1.丹霞地貌經歷了一個不一般的地質作用過程,期間孕育了絢麗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質作用過程正確排序的是
①紅色砂礫巖固結成巖;②地殼水平運動;③流水侵蝕搬運;④重力崩塌;⑤差異風化;⑥地殼抬升運動;⑦變質作用;⑧冰川作用
A.①⑥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⑦⑤④③ D.①⑧⑤④③
2.丹霞地貌典型的頂平、坡陡、麓緩組合可能是因為
A.頂平:受垂直巖層控制 B.坡陡:受水平節(jié)理控制
C.麓緩:受風化堆積物控制 D.麓緩:受平緩流水侵蝕所致
3.丹霞分布于我國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qū),其中“曲溪兩岸,奇峰林立”最可能出現(xiàn)在
A.西北地區(qū) B.西南地區(qū) C.東南地區(qū) D.西南和東南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