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世界某區(qū)域某日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最大氣壓差可能接近
A.45 hPa B.50 hPa C.55 hPa D.60 hPa
【2】此日,O、P、Q三地風力較大以及氣溫日較差較大的分別是
A.OQ B.OP C.QQ D.PQ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由圖可知,世界的海陸分布特點有
A.陸地面積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B.陸地、海洋面積大致相等
C.陸地面積東半球大于西半球
D.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于海洋
【2】從世界海陸分布可以推斷,
A.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B.南半球的自然帶比北半球更完整
C.冬季北半球的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切斷
D.大陸性氣候面積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3】與四大洋相鄰的大洲有
A. 0個 B. 1個 C. 2個 D. 3個
【4】全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5】世界面積最小的大陸位于
A.非洲板塊 B.印度洋板塊 C.太平洋板塊 D.美洲板塊
【6】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所在的大洲是
A.① B.② C.④ D.⑥
【7】七大洲中,跨經(jīng)度范圍最廣的是
A.① B.③ C.⑤ D.⑦
【8】⑤⑥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是
A.巴拿馬運河 B.蘇尹士運河 C.土耳其海峽 D.德雷克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NaClO,還含有一定量的 NaOH。下列用來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飽和NaClO溶液的pH約為11)( )
A.該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備:Cl2+2OH-===ClO-+Cl-+H2O
B.該消毒液的pH約為12:ClO-+H2OHClO+OH-
C.該消毒液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HCl)混用,產(chǎn)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
D.該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強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阿圖島為阿留申群島最西端的一個島嶼。二戰(zhàn)中美國擊敗日本奪取阿圖島,1943年6月7日,在卡斯科灣建海軍航空設施基地。2012年正式廢棄。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該島二戰(zhàn)中建機場的區(qū)位條件是
A.礦產(chǎn)資源 B.地形條件
C.地理位置 D.氣候條件
【2】2012年美國正式廢棄阿圖島航空軍事基地的主要原因
A.地表崎嶇,地殼不穩(wěn) B.環(huán)境惡劣,雨霧天多
C.人口稀少,資源短缺 D.經(jīng)濟落后,市場狹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城市規(guī)劃簡圖,該市常年盛行東北風。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X、Y、Z代表的功能區(qū)分別是 、 、 。
(2)下面能正確表示上圖中A—B虛線地租水平變化特征的是( )
(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將在該城市的a、b、c、d四個地塊中選一處建設高級住宅區(qū),你認為哪一塊最合適,簡要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統(tǒng)計,美國每7秒鐘迎接一個新生命,每31秒鐘進入一名新移民。美國人口普查局宣布,在東部時間2006年10月17日7時46分,美國人口總數(shù)突破3億大關,這是美國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結合甲、乙兩圖完成下列問題。
【1】美國的人口增長處在圖乙中的第 階段,遇到的問題是
A.Ⅰ人口急劇膨脹 B.Ⅲ人口老齡化
C.Ⅱ人口增長停滯 D.Ⅲ人口平均壽命低
【2】下列能正確反映美國人口增長特點的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都快
B.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機械增長較緩
C.人口的自然增長較緩,機械增長較快
D.主要受國內(nèi)移民的影響
【3】人口增長對美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來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A.填補了美國勞動力市場空缺,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
B.減緩就業(yè)壓力
C.增加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壓力
D.有利于減緩老齡化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質(zhì),發(fā)現(xiàn)實驗室里盛放兩種固體的試劑瓶丟失了標簽。于是,他們先對固體A、B進行鑒別,再通過實驗進行性質(zhì)探究。
(1)分別加熱固體A、B,發(fā)現(xiàn)固體A受熱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稱取兩種固體各2 g,分別加入兩個小燒杯中,再各加10 mL蒸餾水,振蕩,測量溫度變化;待固體充分溶解,恢復至室溫,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發(fā)現(xiàn)Na2CO3固體完全溶解,而NaHCO3固體有剩余,由此得出結論: 。
②以下同學們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中,盛放Na2CO3的燒杯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填字母序號)。
a.溶液溫度下降 b.溶液溫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淺紅色 d.滴入酚酞后呈紅色
(3)如圖所示,在氣密性良好的裝置Ⅰ和Ⅱ中分別放入藥品,將氣球內(nèi)的固體同時倒入試管中。
①兩試管中均產(chǎn)生氣體, (填“Ⅰ”或“Ⅱ”)的反應程度更為劇烈。
②反應結束后,氣球均有膨脹,恢復至室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裝置Ⅰ的氣球體積較大
b.裝置Ⅱ的氣球體積較大
c.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jù)HCl計算
d.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jù)固體計算
(4)同學們將兩種固體分別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設計如下方案并對反應現(xiàn)象做出預測:
實驗方案 | 預測現(xiàn)象 | 預測依據(jù) |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 CaCl2溶液 | 有白色 沉淀 | Na2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較大,能與CaCl2發(fā)生反應 (寫離子方程式) |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 CaCl2溶液 | 無白色 沉淀 | NaH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很小,不能與CaCl2反應 |
實際實驗后,發(fā)現(xiàn)操作2的現(xiàn)象與預測有差異:產(chǎn)生白色沉淀和氣體。則該條件下,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放射性原子核發(fā)生一次β衰變,則它的( )
A.質(zhì)子數(shù)減少一個,中子數(shù)不變
B.質(zhì)子數(shù)增加一個,中子數(shù)不變
C.質(zhì)子數(shù)增加一個,中子數(shù)減少一個
D.質(zhì)子數(shù)減少一個,中子數(shù)增加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Fe2O3具有廣泛的用途。甲同學閱讀有關資料得知:在高溫下煅燒FeCO3可以得到Fe2O3。為了進一步驗證此結論,他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 步驟 | 實驗操作 |
Ⅰ | 取一定質(zhì)量的FeCO3固體置于坩堝中,高溫煅燒至質(zhì)量不再減輕,冷卻至室溫 |
Ⅱ | 取少量實驗步驟I所得固體放于一潔凈的試管中,用足量的稀硫酸溶解 |
Ⅲ | 向實驗步驟Ⅱ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 |
由此甲同學得出結論:4FeCO3+O22Fe2O3+4CO2
(1)寫出實驗步驟Ⅲ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煅燒產(chǎn)物可能是Fe3O4,因為Fe3O4也可以溶于硫酸,且所得溶液中也含有Fe3+。于是乙同學對甲同學的實驗步驟Ⅲ進行了補充改進:檢驗實驗步驟Ⅱ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Fe2+。他需要選擇的試劑是________(填序號)。
a.氯水 b.氯水+KSCN溶液 c.K3[Fe(CN)6](鐵氰化鉀溶液)
(3)丙同學認為即使得到了乙同學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也不能確定煅燒產(chǎn)物的成分。你認為丙同學持此看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學進一步查閱資料得知,煅燒FeCO3的產(chǎn)物中的確含有+2價鐵元素。于是他設計了另一種由FeCO3制取Fe2O3的方法:先向FeCO3中依次加入試劑:稀硫酸、________(填名稱)和________(填名稱);再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灼燒,即可得到Fe2O3。
(5)工業(yè)上通過控制樣品的質(zhì)量,使滴定時消耗KMnO4溶液體積為c mL,菱鐵礦中Fe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c%,可以簡化測量。某同學取含FeCO3 c%的菱鐵礦a g,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再用0.020 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KMnO4被還原成Mn2+),最終消耗KMnO4溶液c mL。假定礦石中無其他還原性物質(zhì),則所取菱鐵礦的質(zhì)量a=________g。(FeCO3的摩爾質(zhì)量為116 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