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上圖所代表氣候類型中,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圖中表示的四種氣候中,在我國有分布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1 A

2 C

【解析】

1讀圖根據(jù)氣溫和降水量分布圖可以判斷①為溫帶季風氣候,②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③為亞熱帶季風氣候,④為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成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溫帶海洋性氣候成因是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地中海氣候的成因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故A項正確。

2由(1)分析可知,①為溫帶季風氣候,②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③為亞熱帶季風氣候,④為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在我國有分布的是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C項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河岸線示意圖”圖中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自然狀態(tài)下不同時期的河岸,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有關該河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實線所示河岸形成時間較早

B. 河岸的變遷與地轉偏向力無關

C. 該河段以侵蝕作用為主

D. 該類河段一般發(fā)育于河流的上游

2沿L1-L2所做河流剖面最有可能與右圖剖面相一致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區(qū)。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城市地域形態(tài)看,A城市可能是________,C城市可能是________

(2)從城市交通運輸角度看,C城市地域形態(tài)的缺點是________。

(3)A城計劃在甲、乙兩處建一座衛(wèi)星城,較為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巴西一位老人在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22°54' S,43°11'W)附近一個小島救下了一只瀕臨死亡的企鵝(下圖所示),然后將它放歸海里。此后每年的6月,這只企鵝都會回來看他,與這位老人相處8個月后,在次年的2月返回阿根廷南部的島嶼海岸(55°S附近)。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對企鵝選擇與老人一起度過下半年的解釋,最合理的是( )

A. 這里的溫差更大 B. 可享受沙灘陽光

C. 這里的食物豐富 D. 可躲避游客侵擾

2企鵝在由里約返回“家園”的過程,最可能( )

A. 順風南下,水溫降低 B. 逆流而上,水溫升高

C. 偶遇冰山,搭載南行 D. 白晝漸短,黑夜?jié)u長

3該企鵝來回往返的“航程”最接近( )

A. 9900千米 B. 7800千米

C. 5700千米 D. 36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物權法》指出,住宅間距必須保證北面樓房底層窗臺面日照時間不少于1小時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1“日照時間不少于1小時”的日期指的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個城市同高樓房的間距最寬的應該是

A. 南京 B. 北京 C. 武漢 D. 成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若圖中①地盛行西北風,②地盛行西南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為北半球的氣旋,乙地為北半球的反氣旋

B. a、b兩虛線處可能形成鋒面的是a

C. 圖中③④兩地處于陰雨區(qū)的是③地

D. 圖中①②兩地風力較大的是②地

2若該地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①地易出現(xiàn)的氣象災害是 ( )

①沙塵暴 ②臺風 ③春旱 ④暴雨 ⑤寒潮 ⑥伏旱

A. ①③ B. ④⑤ C. ②④ D. ①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8年7月2日20時世界某區(qū)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此時,浙江東北部沿海地區(qū)多為(  )

A. 東北風 B. 東南風

C. 西北風 D. 西南風

2與上海市相比,重慶市該日最可能( )

A. 云層偏多,太陽輻射弱

B. 氣壓更高,日均溫較低

C. 降雪較多,晝夜溫差小

D. 風力較弱,霧霾易聚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省級行政區(qū)的兩個地區(qū)人口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問題。

1據(jù)材料推斷導致甲、乙兩地區(qū)人口數(shù)量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氣候條件 B. 耕地面積

C. 水源豐歉 D. 地形條件

2乙地區(qū)人口數(shù)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計劃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 人口老齡化嚴重,死亡率升高

C. 人口的凈遷出率大于自然增長率

D. 生育觀念的改變,出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國流動人口達2.21億人,下圖為“我國1982~2010年流動人口數(shù)量統(tǒng)計圖”。


材料二 下表示意八大經(jīng)濟板塊吸收的流動人口占全國流動人口比重。

年份

比重(%)

地區(qū)

2005年

2010年

東北地區(qū)

6.95

6.20

北部沿海

11.97

13.22

大西北地區(qū)

3.13

4.13

黃河中游地區(qū)

7.98

11.14

大西南地區(qū)

10.98

13.53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9.71

11.01

東部沿海地區(qū)

20.58

19.86

南部沿海地區(qū)

28.70

20.91

(1)據(jù)材料一,分析我國流動人口的特點。

(2)據(jù)材料二,判斷吸收流動人口最多的地區(qū)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給該地區(qū)帶來的影響。

(3)說明從2005年到2010年,我國中西部地區(qū)吸收流動人口的特點,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