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帶類型最多的是(  )

A. 秦嶺 B. 喜馬拉雅山 C. 阿爾卑斯山 D. 阿巴拉契亞山

【答案】B

【解析】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譜越多;四座山中喜馬拉雅山海拔最高,緯度最低。選B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城市化進程”和“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曲線”兩幅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國人口達到頂峰的時期為

A. B. C. D.

2下列各國中,人口發(fā)展情況與圖示類型一致的是

A. 埃及 B. 中國 C. 德國 D. 新加坡

3當前,該國城市化進程所處的階段是

A. I B. I和II C. II D. II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儀上,經(jīng)緯度的分布規(guī)律:

A. 緯度分布從南向北增大

B. 緯度在北半球向北增大,在南半球向南增大

C. 經(jīng)度分布,從經(jīng)線向東向西增大 到90°

D. 經(jīng)度分布在東半球向東增大,西半球向西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西部某區(qū)域7月均溫(℃)等值線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導致甲、乙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 兩地距海遠近不同 B. 兩地緯度差異大

C. 高山阻擋了水汽輸送 D. 甲地為盆地、乙地為高原

2甲乙兩地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A. 地形 光照 B. 水源 熱量 C. 交通 市場 D. 科技 勞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平衡是某個地區(qū)在某段時間內,水量收入與水量支出之差,等于儲水變化量(收入大于支出為正值,收入小于支出為負值,收入等于支出為零)。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三峽庫區(qū)流量收支時間變化圖

1三峽庫區(qū)水位基本不變,維持在低水位狀態(tài)的時段在( )

A. 2~5月 B. 4~7月 C. 6~9月 D. 10~12月

2三峽水庫對鄱陽湖補水的時段在( )

A. 4~7月 B. 7~10月 C. 10~12月 D. 12月~次年4月

3每年都要將三峽水庫的庫容騰空(水位由175米降至145米)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大水庫調蓄洪水能力 B. 增大庫區(qū)水面保障生物繁殖

C. 沖刷沉積于水庫的淤泥 D. 確保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元旦,日本首相在講話中鼓勵子民在狗年要象狗一樣的多生。其原因是(。

日本人口少 日本地廣人稀 人口老齡化 勞動力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人口遷移概念的正確理解是

A. 凡是人口在兩個地區(qū)間的空間移動,均為人口遷移

B. 參與國際旅游活動屬于人口遷移

C. 我國大學生赴美國留學屬于人口遷移

D. 屬于人口遷移范疇的,其空間移動距離在1000千米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美國和中國東北地區(qū)農(nóng)業(yè)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中國東北部和美國東北部地區(qū)從農(nóng)產(chǎn)品用途劃分來看都屬于_____________,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分別屬于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影響兩個地區(qū)小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東北地區(qū)種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為美國和我國東北玉米帶的比較: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兩地玉米單產(chǎn)為美國玉米帶高于我國玉米帶,原因有哪些?

從自然條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社會經(jīng)濟條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12日,吉林延吉龍山白圣紀地層發(fā)掘出6種恐龍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鱷類骨骼古生物化石。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白奎紀屬于

A. 古生代早期 B. 古生代晚期 C. 中生代早期 D. 中生代晚期

2恐龍滅絕的地質年代,繁盛的植物是

A. 飽子植物 B. 被子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藻類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