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地形區(qū)中,以外力作用為主形成的有( )
A. 汾河谷地 B. 長江三角洲 C. 泰山 D. 喜馬拉雅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唐朝高僧玄奘取經(jīng)路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玄奘法師從長安出發(fā)向西到碎葉途中見到的植被依次為
A. 溫帶荒漠—溫帶草原—溫帶森林
B. 溫帶草原—溫帶森林—溫帶荒漠
C. 溫帶森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
D. 溫帶森林—溫帶荒漠—溫帶草原
【2】玄奘法師取經(jīng)途中,發(fā)現(xiàn)甲、乙兩地附近山脈高度有明顯差異,對此描述和分析正確的是
A. 甲地,山脈較高,板塊擠壓造成 B. 乙地,山脈較低,板塊張裂造成
C. 甲地,山脈較低,流水侵蝕造成 D. 乙地,山脈較高,風(fēng)力沉積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氣壓帶和風(fēng)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全球有四個低氣壓帶和三個高壓帶 B. 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
C. 所有的氣壓帶都是由冷熱不均形成 D. 高氣壓控制,氣溫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有關(guān)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夏至日我國三城市日出日落時刻(北京時間)
(1)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約_____小時。下圖示意的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在____(重要緯線)。
(2)北京與烏魯木齊緯度相近,但日出時刻比烏魯木齊較早,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北京的白晝時間比泉州更________(長或短)。(提示:白晝時間=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4)從夏至日后,泉州的白晝時間將變________(長或短)日出時刻將________(推遲或提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節(jié)氣是_____,在_____月_____日前后。
(2)A、B、C、D四點中地球公轉(zhuǎn)速度較快的是_____點,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點附近。
(3)2016年2月8日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這一天地球位于圖中的_____之間,此時,太陽直射_____半球,并向_____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實際大氣中的風(fēng)向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與等壓線的關(guān)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
(2)若無④,只受①③影響,則②與等壓線的關(guān)系是________,①與③的關(guān)系是________。
(3)實際大氣中的②與等壓線的關(guān)系是________。此圖表示的地區(qū)在________半球。
(4)圖中M、N兩地相比,風(fēng)力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若黃赤交角變?yōu)?0°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太陽輻射點南北移動幅度大了 ②寒帶的范圍變小了
③各地晝夜長短變化大了 ④溫帶的范圍是緯度30°~60°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數(shù)字首次突破10億大關(guān)。2008年,印度已經(jīng)擁有11億人口。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達12.1億,在3年時間里印度人口凈增1個億。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超過17億,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guān)于印度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圖示期間人口增長了3倍多 B. 目前印度人口增長類型屬于傳統(tǒng)型
C. 每年凈增人口有下降趨勢 D. 目前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左右
【2】影響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③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較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印度由于人口增長較快,帶來的壓力主要有
①人均收入增長緩慢 ②勞動力充足,積累多 ③失業(yè)問題十分嚴重 ④糧食供應(yīng)不足問題日益突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丙垂直自然帶分布圖,甲、乙兩地均位于我國,丙地位于某島嶼。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三地緯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為針葉林,南坡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為
A. 南坡為向陽坡 B. 北坡為向陽坡 C. 南坡為迎風(fēng)坡 D. 北坡為迎風(fēng)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