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中a表示0~14歲、b表示 15~64歲、c表示 65歲以上三種年齡人數(shù)所占總人口比重。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國家中,人口增長最慢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圖中②國0~14歲人數(shù)所占總人口比重大小及應采取的相應正確措施是( )
A. 20%鼓勵生育 B. 15%采取移民政策
C. 60%計劃生育 D. 30%鼓勵人員出國
【答案】
【1】A
【2】C
【解析】了解三角坐標圖的判讀方法,圖中a所對的邊表示0-14歲人口所占比重向右增大。左側過表示0-14歲人口占比重是0%,判斷某點的a數(shù)值時,要做與左側邊平行的線,與a所在的邊相交,交點的數(shù)值,即a項所占的百分比。0-14歲人口所占比重越小,說明人口增長越慢。
【1】根據(jù)材料,圖中a表示0~14歲、b表示 15~64歲、c表示 65歲以上三種年齡人數(shù)所占總人口比重。0-14歲人口所占比重越小,人口自然增長率越慢。讀三角人欲橫流圖,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國家中,0-14歲人口占比重最小的是①,即人口增長最慢,A對。②、③、④國0-14歲人口比重較大,自然增長率較高,B、C、D錯。
【2】讀圖,圖中②國0~14歲人數(shù)所占總人口比重大小是60%,人口自然增長率太高,應采取的相應正確措施是實行計劃生育,C對。A、B、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以交通最優(yōu)原則建立的商業(yè)街在( 。
A. 城市內(nèi)交通干道的沿線 B. 城市交通便利的幾何中心處
C. 市區(qū)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D. 居民住宅區(qū)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我國兩個不同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景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造成圖①、圖②農(nóng)業(yè)景觀地域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差異 B. 氣候差異 C. 政策差異 D. 農(nóng)業(yè)技術水平差異
【2】近年來,圖①所在地區(qū)可以購買到來自圖②的新鮮香蕉、芒果,這主要得益于( )
A. 政策支持 B. 交通條件改善 C. 勞動力廉價 D. 市場需求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發(fā)達國家向海外轉移的產(chǎn)業(yè)有( )
①技術密集型 ②勞動力密集型 ③資源密集型 ④知識密集型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南極洲麥克默多灣以西的麥克默多干燥谷,大約有200多萬年沒有降水,是地球上條件最嚴酷的荒漠,是南極大陸唯一沒有冰雪覆蓋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層達數(shù)米厚的鹽湖。干燥谷的邊緣有時還能看到一條從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鐵的河流,被當?shù)胤Q為“血瀑布”。圖10為南極洲麥克默多干燥谷景觀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麥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氣溫為-30℃,而冰層下的湖水水溫卻高達25℃,比較溫暖,其主要原因是
A.湖底地殼活躍,釋放大量熱能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溫度
C.陽光透過冰層,冰層阻止其熱量散失,形成“溫室效應”
D.緯度高終年寒冷,湖水溫度變化小
【2】有關麥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推論正確的是
A.該地深受極地東北風的影響,風力強勁,干燥
B.該地多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蝕地貌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現(xiàn)象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風成沙丘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大氣垂直分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電離層分布在高層大氣
B. 云雨現(xiàn)象分布在平流層
C. 中間層上冷下熱,熱層下熱上冷
D. 對流層的直接熱源是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北方地區(qū)示意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帶名稱: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沿A到B到C自然帶的更替屬于_________分異規(guī)律,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的變化引起的,就緯度位置看,它們同屬于五帶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說出A地氣候的類型、成因及特征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