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下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讀圖回答

若a的緯度為60°,EF之間的緯線距離約為10000千米,則該日

A.地球的公轉速度為一年中最快           B.全球氣壓帶、風帶移至最北

C.我國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福建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為一年中最大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湖南省岳陽市高三教學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OEF的中點,回答下列問題。

1.若,則緯線a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

C.南半球,6月??? D.南半球,10

2.O點正南555千米處此時正好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6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點必然位于E點的正西方向??? B.緯線a位于70°N

C.整個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D.此日該緯線圈的白晝達一年中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西省聯盟高三第一次聯考文綜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圖,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O為EF的中點,回答下列各題。

1.若E的地方時為5時30分,則緯線a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月

C.南半球.6月          D.南半球.10月

2.若O點正南555千米處此時正好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6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點必然位于E點的正西方向     B.緯線a位于70°N

C.整個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D.此日該緯線圈的白晝達一年中最短

3.當圖中E.O.F三點重合時,則該點一年內移動的范圍是下圖中的

A.A線

B.B線或D線

C.C線

D.B線或C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廣西桂林中學高三高考模擬文綜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下圖,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O為EF的中點,回答下列各題。

1.若E的地方時為5時30分,則緯線a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月

C.南半球.6月          D.南半球.10月

2.若O點正南555千米處此時正好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6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點必然位于E點的正西方向    B.緯線a位于70°N

C.整個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D.此日該緯線圈的白晝達一年中最短

3.當上圖中E.O.F三點重合時,則該點一年內移動的范圍是下圖中的:

A.A線

B.B線或D線

C.C線

D.B線或C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右下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O為EF的中點,回答1~3題。

1、若E的地方時為5時30分,則緯線a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  10月     B.北半球  2月

C.南半球  6月     D.南半球  10月

2、若O點正南555千米處此時正好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6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點必然位于E點的正西方向   B.緯線a位于70°N

C.整個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D.此日該緯線圈的白晝達一年中最短


3、當圖中E、O、F三點重合時,則該點一年內移動的范圍是下圖中的:(  )

A.A線   

B.B線或D線   

C.C線    

D.B線或C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中a表示緯線,E、F兩點為晨昏線與該緯線的交點,O為EF的中點,讀圖回答9~11題。

9.若E的地方時為5時30分,則緯線a所處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月

C.南半球,6月               D.南半球,10月

10.若O點正南555千米處此時正好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6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點必然位于E點的正西方向                

B.緯線a位于70°N  

C.整個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D.此日該緯線圈的白晝達一年中最短

11.當圖中E、O、F三點重合時,且地方時為0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點位于北半球                         

B.此時是南極科考最佳時期

C.a所在緯線剛好出現極晝現象              

D.該日此地可以看到美麗的極光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