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3年06月23日,印尼農(nóng)民“燒芭蕉”引發(fā)霧霾,卻給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帶來了一場“霧霾噩夢”:空氣污染指數(shù)持續(xù)飆升,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210所中小學停課,新加坡實里達機場因能見度較低短暫關閉、建筑工地停工、軍隊叫停野外訓練、麥當勞等快餐店停止外賣服務等等. 據(jù)此回答問題
(1)分析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霧霾噩夢”產(chǎn)生的地理原因.6月23日,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附近,此地的旱季燒芭,導致山火盛行并蔓延;風向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并略有偏轉成西南或偏南風,影響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2)此次“霧霾”帶來了哪些危害?害人體健康;影響旅游業(yè)商業(yè)等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航空交通受阻;影響人們出行甚至學生上課等.
(3)近年來,我國北方冬春季部分城市霧霾也非常嚴重,請?zhí)岢鼋鉀Q措施減少“霧霾”來源,比如工業(yè)廢氣、汽車尾氣、建筑工地等嚴加控制,監(jiān)管;完善法律法規(guī),保護環(huán)境;完善氣象觀測系統(tǒng),建立空氣污染和霧霾天氣預測預警系統(tǒng);實施信息公開,形成全民參與與治理的局面等.

分析 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1.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是主要因素.2.地面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3.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4.工廠制造出的二次污染.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解答 解:(1)地點在赤道附近偏北,時間是6月23日夏至日附近,結合材料可以分析得出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并略有偏轉成西南或偏南風,影響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2)霧霾的危害可以從人體健康、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交通、人們出行、學生上課等方面分析.
(3)治理霧霾可以減少“霧霾”來源,完善法律法規(guī)、氣象觀測系統(tǒng)、全民參與等.
故答案為:(1)6月23日,直射點在北回歸線附近,此地的旱季燒芭,導致山火盛行并蔓延;風向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并略有偏轉成西南或偏南風,影響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2)危害人體健康;影響旅游業(yè)商業(yè)等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航空交通受阻;影響人們出行甚至學生上課等.
(3)減少“霧霾”來源,比如工業(yè)廢氣、汽車尾氣、建筑工地等嚴加控制,監(jiān)管;完善法律法規(guī),保護環(huán)境;完善氣象觀測系統(tǒng),建立空氣污染和霧霾天氣預測預警系統(tǒng);實施信息公開,形成全民參與與治理的局面等.

點評 本題以尼農(nóng)民“燒芭蕉”引發(fā)霧霾為背景,考查了環(huán)境污染危害與防治,考核了學生讀圖分析、知識遷移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若地球為正球體,則AB兩地間的最短(球面)路徑有( 。
A.一條B.二條C.四條D.無數(shù)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強臺風“天兔”登陸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
A.最靠近CB.最靠近BC.最靠近AD.最靠近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圖中①、②、③、④四點的氣壓大小比較,正確的是( 。
A.①>②B.④>③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根據(jù)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北方某地區(qū)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年平均達標天數(shù)統(tǒng)計圖.

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主要成分是有機碳化合物、硫酸鹽、硝酸鹽、銨鹽等.這種細顆粒物粒徑越小,在空氣中滯留的時間越長,可以輸送的距離也越遠.研究表明,PM2.5有50%以上來自二次污染物,即污染氣體被氧化后形成的顆粒物,是一種綜合性的污染物,幾乎所有污染物都會在其中有所體現(xiàn).
(1)歸納該地區(qū)總體環(huán)境空氣質量的變化趨勢及其反映的實質.
(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我國治理PM2.5面臨的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讀圖1和圖2,關于該取水裝置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日,最容易獲取淡水的時段是6點后
B.當日,最容易獲取淡水的時段是15點后
C.膜下氣溫比膜上氣溫高,是因為塑料薄膜增強裝置內部的太陽輻射
D.膜下氣溫比膜上氣溫高,是因為塑料薄膜增強裝置內部的大氣逆輻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該造紙集團進行生產(chǎn)基地選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
A.科技發(fā)達B.低廉勞動力成本C.氣候條件優(yōu)越D.當?shù)厥袌鲂枨蟠?/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該地區(qū)最應采取的生態(tài)保護措施是(  )
A.建自然保護區(qū)B.完善農(nóng)業(yè)結構C.退耕還湖D.提高單位畝產(chǎ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有詩人寫道:“德薩雷是幸福的,因為有3個太陽照耀著它的葡萄園”.詩中的“3個太陽”是指(  )
①光照充足  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熱量    ③萊蒙湖面反射太陽光提供熱量
④石墻在夜晚釋放出白天儲存的熱量   ⑤緯度較低,太陽輻射強.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