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我國南方和北方人民生活方面的比較,錯誤的是( )
A.南方居民多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居民則以面食為主
B.北方過去農(nóng)村住房多就地取土,用土坯壘墻,南方舊式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磚瓦、竹木
C.南方房屋的層高比北方小,屋頂坡度也比北方小
D.“南船北馬”是我國傳統(tǒng)交通地理的顯著特色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和圖示,回答有關(guān)問題:
我國山西有一些老式的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呈外面向內(nèi)單面傾斜,用當?shù)氐脑捳f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如圖6-1-1)
(1)材料中“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當?shù)?u> 的社會心態(tài)。
(2)同時這種房屋的形式也與當?shù)氐?u> 自然條件有關(guān)。
(3)一般情況下,我國南方的屋脊多呈 式樣,北方地區(qū)以 式樣為多;北冰洋附近地區(qū)的因紐特人,則有充分利用當?shù)夭牧辖ㄖ?u> 特殊房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海南省瓊海市嘉積中學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下表是我國某科研機構(gòu)于1995年對我國各地的土地生產(chǎn)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預計,據(jù)此回答有關(guān)問題。(10分)
對我國土地生產(chǎn)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預計(1995年)
潛力地區(qū) | 年生物量 (萬噸) | 可承載人 口(萬)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大興安嶺北部 | 4 800 | 480 | 38 |
東北地區(qū) | 105 100 | 23 000 | 229 |
華北地區(qū)、黃土高原東部、蘇皖北部、遼南 | 87 900 | 22 000 | 279 |
長江中下游 | 88 600 | 22 000 | 395 |
江南丘陵、南嶺、武夷山區(qū)、四川盆地、湘西—黔東 | 229 700 | 57 000 | 427 |
臺灣中北部、福建東南部、兩廣東南部、滇南 | 91 900 | 22 900 | 460 |
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西雙版納、藏東南 | 22 400 | 5 600 | 486 |
內(nèi)蒙古、寧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 85 600 | 8 500 | 32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海南省瓊海市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表是我國某科研機構(gòu)于1995年對我國各地的土地生產(chǎn)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預計,據(jù)此回答有關(guān)問題。(10分)
對我國土地生產(chǎn)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預計(1995年)
潛力地區(qū) |
年生物量 (萬噸) |
可承載人 口(萬)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大興安嶺北部 |
4 800 |
480 |
38 |
東北地區(qū) |
105 100 |
23 000 |
229 |
華北地區(qū)、黃土高原東部、蘇皖北部、遼南 |
87 900 |
22 000 |
279 |
長江中下游 |
88 600 |
22 000 |
395 |
江南丘陵、南嶺、武夷山區(qū)、四川盆地、湘西—黔東 |
229 700 |
57 000 |
427 |
臺灣中北部、福建東南部、兩廣東南部、滇南 |
91 900 |
22 900 |
460 |
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西雙版納、藏東南 |
22 400 |
5 600 |
486 |
內(nèi)蒙古、寧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
85 600 |
8 500 |
32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1)比較我國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地區(qū)的環(huán)境承載力有何差異?(4分)
(2)隨著西部大開發(fā)的進行,能否向西部地區(qū)進行大量的人口遷入,試從人口合理容量角度加以說明。(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我國農(nóng)業(yè)區(qū)劃委員會于1992年對我國各地的農(nóng)業(yè)自然資源生產(chǎn)潛力進行了深入研究后計算出的各地的土地生產(chǎn)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據(jù)此回答有關(guān)問題。
潛力區(qū) | 具體地區(qū) | 年生物量(萬噸) | 可承載人口(萬) |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北溫帶 | 大興安嶺北部 | 4800 | 480 | 38 |
中溫帶 | 東北地區(qū) | 105100 | 23000 | 229 |
南溫帶 | 華北地區(qū)、黃土高原東部、蘇皖北部、遼南 | 87900 | 22000 | 279 |
北亞熱帶 | 長江中下游 | 88600 | 22000 | 395 |
中亞熱帶 | 江南丘陵、南嶺、武夷山區(qū)、四川盆地、湘西——黔東 | 229700 | 57000 | 427 |
南亞熱帶 | 臺灣中北部、福建東南部、兩廣中南部及滇南 | 91900 | 22900 | 460 |
熱帶 | 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西雙版納、藏東南 | 22400 | 5600 | 486 |
干旱及半干旱區(qū) | 內(nèi)蒙古、寧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 85600 | 8500 | 32 |
青藏區(qū) | 青海、西藏 | 10000 | 1000 | 4 |
(1)根據(jù)上表,我國最多可承載的人口數(shù)為 。
(2)我國東部、西部以及南方、北方地區(qū)的環(huán)境承載力各有什么特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表是我國某科研機構(gòu)于1995年對我國各地的土地生產(chǎn)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預計,請據(jù)此回答有關(guān)問題。
對我國土地生產(chǎn)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預計(1995年)
潛力地區(qū) | 年生物量 (萬噸) | 可承載人 口(萬)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大興安嶺北部 | 4 800 | 480 | 38 |
東北地區(qū) | 105 100 | 23 000 | 229 |
華北地區(qū)、黃土高原東部、蘇皖北部、遼南 | 87 900 | 22 000 | 279 |
長江中下游 | 88 600 | 22 000 | 395 |
江南丘陵、南嶺、武夷山區(qū)、四川盆地、湘西—黔東 | 229 700 | 57 000 | 427 |
臺灣中北部、福建東南部、兩廣東南部、滇南 | 91 900 | 22 900 | 460 |
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西雙版納、藏東南 | 22 400 | 5 600 | 486 |
內(nèi)蒙古、寧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 85 600 | 8 500 | 32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1)根據(jù)上表,我國最多可承載的人口數(shù)為____________。
(2)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體現(xiàn)了人口容量的( )
A.警戒性 B.相對性
C.差異性 D.臨界性
(3)我國東部、西部以及南方、北方地區(qū)的環(huán)境承載力各有什么特點?
(4)隨著西部大開發(fā)的進行,能否向西部地區(qū)進行大量的人口遷入,試從人口合理容量角度加以說明。
(5)分析此表,說明研究人口容量有何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