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浙江省選考(學考)十校聯(lián)盟2017屆高三3月適應性考試)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大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貫通儀式隆重舉行,大橋主體工程由橋—島—隧集群而成。完成下列各題
【1】港珠澳大橋的主要作用是
A. 提升港澳的城市等級
B. 形成新的交通樞紐
C. 改變廣州的功能分區(qū)
D. 加速珠三角區(qū)域融合
【2】港珠澳大橋主體以隧代橋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大橋的建設成本
B. 增強大橋的通行能力
C. 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
D. 保護海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福建省漳州市2017屆高三畢業(yè)班5月質量檢查試題)豆腐自西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以來,它的生產和飲食風俗在中國歷史上不斷發(fā)展傳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產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時長關系到豆腐的產量和質量。時間太短,豆粒不易磨細,豆蛋白溶出少;時間太長,豆粒會發(fā)酵變酸。下圖示意中國歷史時期豆腐生產中心分布(大陸分為甲至戊五大地區(qū)),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推斷福建豆腐生產中心出現(xiàn)時期較早的主要成因是
A. 水質較好 B. 土壤肥沃 C. 人口遷移 D. 地緣優(yōu)勢
【2】造成南北方泡豆時長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 光照 B. 氣溫 C. 市場 D. 技術
【3】豆腐烹飪方式存在地區(qū)差異,有的以驅寒的煨、燉、煲為主,有的則制成方便攜帶的餅類,這兩種代表性烹飪方式分別出現(xiàn)在
A. 甲、戊 B. 乙、甲 C. 丁、乙 D. 戊、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地區(qū)沙化面積近60萬畝,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造成該區(qū)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圍湖造田 B. 亂砍濫伐 C. 人口遷出 D. 全球氣候變暖
【2】土地沙化對當?shù)丨h(huán)境帶來的影響有
A. 土地增加 B. 降水減少 C. 降水增多 D. 湖泊蓄洪能力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是以 極點為中心的光照圖,日期為 。
(2)圖中晨線是 弧,昏線是 弧。
(3)此日,全球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全年最大值的地區(qū)范圍是 ,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區(qū)范圍是 。
(4)甲地的地方時是 ,乙地的晝長為 小時。
(5)未來一個月,B點的晝夜長短變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十三中學2017屆高三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8.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河西走廊像一個長長的楔子,自東南向西北嵌入廣袤的大西北,海拔1 500米左右,它將近一半的地方,都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黃河之西,被稱為“河西走廊”。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孕育了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河流,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許多規(guī)模不同的城市。下圖為甘肅省地理簡圖。
(1)祁連山可以分為東、中、西三段。指出祁連山北坡東、中、西三段山麓地帶的自然景觀,并分析導致其變化的原因。
玉米是喜溫、喜光的作物,生長期要求總積溫在1800— 2800℃,開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對溫度要求最高,最適溫度為25—28℃。玉米生長需水較多,除苗期應適當控水外,其后都必須滿足玉米對水分的要求,才能獲得高產。從播種到出苗需水量少,7—9月是玉米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時期。河西走廊的玉米一般在4月15日到25日播種,9月末10月初開始收獲,是我國重要玉米生產基地。玉米制種主要是對收獲后的玉米經過篩選、曬種、防蟲等過程,目前河西走廊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全國半數(shù)以上的玉米種子都來自這里。
(2)簡析河西走廊成為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的區(qū)位優(yōu)勢。
(3)有人想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發(fā)展玉米制種業(yè),你是否贊成,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為我國最大的火電基地,其電力主要輸往
A. 西南、西北地區(qū) B. 京津、華北地區(qū)
C. 東北、華北地區(qū) D. 華東、華南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綠洲與荒漠的交錯帶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綠洲區(qū)過量開采地下水會使交錯帶生態(tài)環(huán)境退化,形成“生態(tài)裂谷”。下圖為“生態(tài)裂谷”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生態(tài)裂谷”形成過程中,附近的交錯帶( )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風力侵蝕減弱
C. 地下水流向綠洲區(qū) D. 流動沙丘轉為固定沙丘
【2】“生態(tài)裂谷”出現(xiàn)后,為了綠洲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應該( )
A. 在荒漠區(qū)植樹造林 B. 在交錯帶發(fā)展灌溉農業(yè)
C. 在綠洲區(qū)禁止開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內合理分配水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滇、黔兩省的能源儲藏量占我國南方地區(qū)總量的80%左右,其中云南可開發(fā)的水能資源位居全國第二,而在經濟發(fā)展水平上,滇、黔、桂三省(區(qū))GDP的總和僅為廣東的一半。
材料二 將貴州烏江、云南瀾滄江和滇、黔、桂三省(區(qū))交界處的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的水電資源開發(fā)出來送往廣東,可形成我國西電東送南部主要通道。
材料三 珠江水系圖
(1)圖中A地區(qū)是我國內河航運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試分析其原因(至少三點)
(2)試分析云南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并說明在其開發(fā)利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