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______,這是為了比較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______關系.
(2)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______(填“A”或“B”)這一側觀察.李淵無論怎樣調節(jié)后面的蠟燭,都不能使之與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李淵在實驗過程中,當將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動時,他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______移動;如果將玻璃板繞右側端點順時針轉動,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相對原來的位置______移動(均選填“向左”、“向右”或“不”).
(4)李淵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發(fā)現(xiàn)蠟燭所成的像______(選填“遠離”、“靠近”)玻璃板.

解:(1)兩只蠟燭大小應完全相同,這樣后面的蠟燭才能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故答案為:等大;大小、
(2)實驗時要同時觀察蠟燭A的像和代替蠟燭A的蠟燭B,只能在蠟燭A的一側觀察.實驗時,蠟燭B和蠟燭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時,可能是透明玻璃板未與水平桌面垂直
故答案為:A、玻璃板未與水平桌面垂直
(3)由于像與物關于鏡面是對稱的,當將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動時,他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不移動,如圖所示,如果將玻璃板繞右側端點順時針轉動,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相對原來的位置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不;向右.
(4)李淵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物距等于像距,則蠟燭所成的像也遠離玻璃板.
故答案為:遠離.
分析:(1)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像大小的關系.
(2)實驗過程中,眼睛要在蠟燭A側觀察,眼睛既能看到蠟燭A,又能看到代替蠟燭A的蠟燭B.如果在蠟燭B側觀察,只能看到蠟燭B和透過透明玻璃板看到蠟燭A,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無論怎樣調節(jié)后面的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與物關于鏡面是對稱的.
(4)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物距等于像距可解答此題.
點評: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在近年中考題中較為熱點.只要牢記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答此類題目就不難.對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只要掌握扎實,牢記相關的知識,答案不難得出.此題引入了“等效替代法”,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以后的電學知識中也經(jīng)常用到,因此應該有所了解,并學會使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李淵在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
等大
等大
,這是為了比較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
大小
大小
關系.
(2)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A
A
(填“A”或“B”)這一側觀察.李淵無論怎樣調節(jié)后面的蠟燭,都不能使之與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玻璃板未與水平桌面垂直
玻璃板未與水平桌面垂直

(3)李淵在實驗過程中,當將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動時,他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
移動;如果將玻璃板繞右側端點順時針轉動,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相對原來的位置
向右
向右
移動(均選填“向左”、“向右”或“不”).
(4)李淵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發(fā)現(xiàn)蠟燭所成的像
遠離
遠離
(選填“遠離”、“靠近”)玻璃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錫中實驗學校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李淵在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還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B,對蠟燭A和B的要求是______,這是為了比較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______關系.
(2)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______(填“A”或“B”)這一側觀察.李淵無論怎樣調節(jié)后面的蠟燭,都不能使之與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李淵在實驗過程中,當將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動時,他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______移動;如果將玻璃板繞右側端點順時針轉動,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相對原來的位置______移動(均選填“向左”、“向右”或“不”).
(4)李淵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發(fā)現(xiàn)蠟燭所成的像______(選填“遠離”、“靠近”)玻璃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