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甲所示,額定電壓為6V的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R串聯(lián)接入電路,電源電壓一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最右端滑到最左端時,燈泡L的I﹣U圖象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為0.5A
B. 燈泡兩端的電壓為3V時,它消耗的電功率為1.5 W
C. 燈泡正常發(fā)光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3Ω
D.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2.5Ω時,燈泡消耗的電功率為3.2 W,此時燈絲的阻值為5Ω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燈泡的額定電壓為6V,如圖乙知,當燈泡兩端的電壓為6V時,燈泡的電流為1A,故A錯誤;根據(jù)圖乙可知,當燈泡兩端的電壓為3V時,燈泡中的電流大于0.5A,根據(jù)P=UI可知,此時燈泡消耗的電功率大于1.5W,故B錯誤;當變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時,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6V,可知此時變阻器的阻值為零,故C錯誤;當變阻器阻值為零時,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6V,可知電源電壓為6V;
設燈泡兩端的電壓為U,此時電阻為R,根據(jù)題意可知:U=2V或U=4V,根據(jù)燈泡的實際功率,U=2V時,其實際功率小于3.2W,不符合題意,所以U=4V,得R=5Ω,故D正確;故應選D。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瀛地區(qū)石油儲量豐富,為了測量某油井所產石油的密度,小剛收集了該井所產石油樣品進行了如下測量(常溫下石油為黏稠的液態(tài))。
(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調節(jié)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1.2 g。然后將石油樣品倒入燒杯,放在調節(jié)好的天平左盤上稱量,當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石油樣品的質量為_______g。
(2)將燒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石油的體積為______mL。
(3)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求得所測石油的密度為______。
(4)聯(lián)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剛發(fā)現(xiàn)自己測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認為該實驗方案造成測量結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針對小剛的實驗方案,請?zhí)岢龈倪M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 ;
(2)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3)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將對實驗產生什么影響? ;
(4)把點燃的蠟燭固定在某個位置,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結論:“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樣得出的結論是否可靠?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和小明等同學一起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
(1)小剛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的左端上翹,此時,他應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圖所示,若每個鉤碼重0.5N,且杠桿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桿左端圖示位置處掛上3個鉤碼,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圖中A處施加一個方向向上的力F1,此力大小至少為 N。
(3)若撤去力F1,改在杠桿右端B處施加一個方向向下的力F2(如圖所示),仍使杠桿平衡。請在圖乙中畫出力F2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在轉彎前,要打開轉向燈,司機需撥動一下方向盤旁的一根桿,這根桿的作用相當于電路中的 ;位于同側的前后兩個轉向燈會同時閃亮,但前轉向燈壞了時后轉向燈還能亮,則位于汽車同側的前后兩個轉向燈的連接方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自然現(xiàn)象中,屬于熔化現(xiàn)象的是 ( )
A. 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B. 夏天的清晨,樹葉上常有露水
C. 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時會有一層霜
D. 冬天,有時沒見雪化成水,雪卻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早梅發(fā)高樹,迥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露滋晚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B .“破鏡難重圓”是因為固體分子間只存在著斥力
C .在空調房間吸煙時,會看到煙霧在空中彌漫,這是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D .原子核內質子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shù)相等,所以平常物體不帶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小明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_ 。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_ (選填“點燃”或“未點燃”)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_。
(3)若在實驗中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也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 _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
(5)實驗中,小明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的結論。這種做法的不合理之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