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小組的同學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用到如下器材:電源1個,電流表、電壓表各1只,定值電阻(5Ω、10Ω、15Ω各1只),滑動變阻器1只,開關1個,導線若干;設計的電路如圖所示。
(1)這個實驗使用了控制變量的方法,其中被控制的變量是____,滑動變阻器R2的作用除了保護電路以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他們獲取的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
(2)實驗中他們選用的定值電阻阻值為____Ω;
(3)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你能得出的探究結論:_____________。
【答案】電阻R1 改變電路中電流大小,從而改變電阻R1兩端的電壓 5 在電阻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跟電阻兩端電壓成正比
【解析】
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實驗中,應控制導體的電阻大小不變,結合本實驗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根據(jù)歐姆定律結合題中任意一組數(shù)據(jù)得出定值電阻的阻值;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1)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被控制的變量是電阻R1,滑動變阻器R2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電流大小,從而改變電阻R1兩端的電壓;
(2)定值電阻的阻值為:,他們選用的定值電阻阻值為5Ω;
(3)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電壓與電流的比值保持5Ω不變,可得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通過電阻的電流跟電阻兩端電壓成正比。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設計并制造“翔鳳”飛機.于
年
月
日試飛首飛
獲得了成功,并計劃在
年開始逐步投入規(guī)模化生產(chǎn).
翔鳳
支線客機使用的是噴氣式發(fā)動機,其原理是:將吸入的空氣與燃油混合,點火爆炸后膨脹產(chǎn)生高速空氣向后噴出,發(fā)動機將空氣向后噴出時推動飛機向前運動.這是因為________.
飛機的升力是由于機翼上、下表面出現(xiàn)了壓力差,垂直于相對氣流方向的壓力差的總和就是機翼的升力.這樣飛機借助機翼上獲得的升力克服地球引力,從而翱翔在藍天上了.飛機機翼導流板橫截面的形狀是下列四如圖中的________.
物體在流體(液體和氣體)中運動時,受到阻礙物體運動的力,稱作為“流體阻力”.飛機機身設計成“流線形”是為了減小________.影響“流體阻力”大小的因素有物體的形狀和大小、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物體和液體間相對運動的速度以及物體垂直于運動方向的橫截面大�。惩瑢W為了驗證“流體阻力的大小與運動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有關”,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①用彈簧測力計拉一艘表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運動,并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②用彈簧測力計拉另一艘表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運動,并記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③通過比較與
大小,就能得出物體受到流體阻力是否與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有關.
請你對該同學的實驗方案進行評估,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僅要求寫兩點):
、________;
、________.
飛機在跑道上緩慢滑行時,通過跑道上的壓力感應裝置測得飛機前輪壓強為
,后輪壓強為
,已知前輪觸地總面積
,后輪觸地總面積
.求此滑行飛機的質量____________.
“翔鳳”首次試飛
消耗燃油
,行程
,已知航空燃油的熱值為
,發(fā)動機效率為
,求飛機在試飛時獲得的平均水平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林所在的課外興趣小組需要密度為1.15g/cm3的鹽水,為檢驗配制的鹽水是否合格。
(1)小林設計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2;③將燒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V④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寫出鹽水的密度表達式_____
(2)小組成員認為該方案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
(3)小組成員改進了實驗方案并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某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用所示測需將平衡螺母向_____調節(jié),直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
②往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_____g(如圖乙所示);
③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鹽水體積為40mL(如圖丙所示)
④測出燒杯與剩余鹽水的質量為為12.6g
⑤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_____kg/m3
(4)為配制合格的鹽水,需要繼續(xù)向鹽水中加水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習聲音的想過知識后,小明同學對一些生活現(xiàn)象進行了思考并做了如下的實驗:
(1)中華恐龍園庫克蘇克大峽谷的“濕谷”深處,工作人員借助超聲波水霧機營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話世界,超聲波能將水打散而形成白霧,是因為超聲波能夠傳遞______ ;白霧在發(fā)生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過程中會________(吸熱/放熱);醫(yī)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聲波能傳遞________。
(2)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小電鈴放在抽氣機的密閉玻璃罩內(nèi),在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逐漸抽出的過程中,所聽到的聲音將會____;由此現(xiàn)象推理,假如抽氣機把罩內(nèi)空氣全部抽去,你將______(能/不能)聽到鈴聲;此實驗說明了_____________ 。該實驗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選填“實驗推理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或“類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閱讀下面一段短文后,認真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如圖1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可樂飲料的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表明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2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直徑關系:
)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
①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______(填符號a、b、c 或d)。
②若選擇琴弦a和b,則是為了研究__________.
③若有同學選擇c和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______________。
④兩位同學還可以選擇琴弦______(選填符號a、b、c或d),研究“琴弦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已知電阻R1=5Ω,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為I1=1A,電流表A的示數(shù)為I=1.5A,求:
(1)電源電壓?
(2)通過R2的電流I2為多少?
(3)R2的阻值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把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一張紙板放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塊紙板粘成,可繞接縫ON轉動。
(1)讓一束光AO貼著紙板射到O點,如圖甲要使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同時出現(xiàn)在紙板上,紙板應與平面鏡___________。
(2)如圖乙,小明同學把紙板F沿NO向后折,在F紙板上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見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__________(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3)小組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當入射角變大時,光線OF___________(選填“遠離”“靠近”)法線ON。
次數(shù)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20° |
2 | 30° | 30° |
3 | 40° | 40° |
(4)光沿BO入射,反射光線會沿_________射出,這表明: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___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時,他們猜想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與動滑輪的個數(shù)、物重和物體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關,各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驗證,楊陽那組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1)比較第1、2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物體,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________ ;比較第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同一個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________ ;比較第1、4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同一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________ .
(2)在測拉力時,某同學覺得很難使測力計做勻速直線運動,不便于讀數(shù),就讓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才讀數(shù),該同學的讀數(shù)與實際相比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測得機械效率________(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說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與________ 有關.
(3)有兩個組所用的動滑輪重量相同,提升的物體也相同,測的機械效率卻不同,原因可能是繩子滑輪或滑輪軸之間的________不同,影響了測量結果.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給各種機械加潤滑油,是為了________ 它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徐做“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電阻”實驗,現(xiàn)有電源(電壓為6伏且保持不變),待測電阻Rx、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鍵及導線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連接電路進行實驗,閉合電鍵后,在移動變阻器滑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0.10~0.28安,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0~4伏;當移動變阻器滑片到某個位置時,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a)、(b)所示,請將下表填寫完整(計算電阻時,精確到0.1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