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南通模擬)2011年2月14日,美國“星塵號”探測器逐漸飛近坦普爾1號彗星,探測器間歇性地向彗星發(fā)射
電磁波
電磁波
(選填“電磁波”、“超聲波”或“次聲波”)信號;當發(fā)出信號
1.2×10-3
1.2×10-3
s后就能接收到經(jīng)彗星反射回的信號時,即可斷定兩者間距為180km;此時探測器上的照相機自動拍攝得到如圖示的彗星圖片,已知像距為15cm,則可知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約為
15
15
cm.
分析:(1)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彗星周圍沒有空氣,是真空,超聲波和次聲波不能傳播,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可以通過電磁波來傳遞信號;
(2)電磁波的路程是探測器與彗星間距離的兩倍,已知路程與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t=
s
v
可以求出電磁波的傳播時間;
(3)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遠大于2倍焦距,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可知,像距略大于焦距,據(jù)此確定照相機的焦距.
解答:解:(1)彗星周圍是真空,超聲波與次聲波不能傳播,只能發(fā)生電磁波信號;
(2)電磁波的路程s=2d=2×180000m=3.6×105m,電磁波的傳播時間t=
s
v
=
3.6×105m
3×108m/s
=1.2×10-3s;
(3)探測器上的照相機距離彗星的距離遠遠地大于鏡頭凸透鏡的二倍焦距,照相機所成的像在凸透鏡另一側(cè)的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比較靠近焦距處,像距約等于焦距,由題意知像距為15cm,則焦距約為15cm.
故答案為:電磁波;1.2×10-3;15.
點評:此題是許多省中考經(jīng)�?嫉降囊环N方式,這類題目一般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認真的分析,都能夠做出正確的解答;
需要注意的是此題的第二問,電磁波傳播的路程,應(yīng)為兩者距離的2倍,有些同學(xué)沒有認真審題,錯認為電磁波傳播路程就是兩者距離.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南通模擬)如圖甲是小明同學(xué)在“測量導(dǎo)體電阻”的實驗中所連接的實物圖.
(1)將圖甲所示的電路所缺的兩根導(dǎo)線補充完整.

(2)在開關(guān)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yīng)置于
B
B
(A/B)端,檢查電路正確無誤后開始實驗.前兩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已填在表內(nèi),第三次實驗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請將下面表格中的空白處填寫完整.
實驗次數(shù)    電流/A      電壓/V       電阻/Ω   測量結(jié)果R=
8.1
8.1
Ω
(保留小數(shù)點后面一位數(shù)字)
1 0.30 2.5 8.3
2 0.26 2.1 8.1
3
0.2
0.2
1.6
1.6
8
8
(3)實驗后交流總結(jié)時,同學(xué)們又想出了其他一些測電阻的方法.如:小剛同學(xué)找來了一個阻值已知的電阻R0,連接了圖丙所示電路.在變阻器滑片位置不變情況下,用電流表先后測出通過電阻R0、RX的電流分別為I0和IX,計算出待測電阻RX=
I0
Ix
R0
I0
Ix
R0
.上述把定值電阻R0與Rx并聯(lián)、并測出通過它的電流的做法,起到了原電路中
電壓表
電壓表
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南通模擬)小明同學(xué)通過繩子拉著一石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假設(shè)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則該石塊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南通模擬)王老師要在房間里安裝“220V 100W”頂燈和“220V 3W”的壁燈各一盞.他打算將兩盞燈并聯(lián)后用一個開關(guān)S來控制,但接完后合上閘刀開關(guān),發(fā)現(xiàn)壁燈亮、頂燈不亮;他合上開關(guān)S,結(jié)果不亮的燈亮了,而原來亮的燈卻不亮了;再斷開開關(guān)S,又恢復(fù)了原狀.他錯接的電路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南通模擬)熾熱的鐵水具有內(nèi)能,當溫度降低時,內(nèi)能隨著
減小
減小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明雙手對搓后感覺手上發(fā)熱,這是通過
做功
做功
的方式改變手的內(nèi)能.汽油機的工作過程中,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的是
壓縮
壓縮
沖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南通模擬)對下列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