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與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②可能與物體的重力有關;
③可能與物體的體積有關;
④可能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
⑤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物理興趣小組的李明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把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這一實驗中:
(1)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變小
變小
,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變大
變大
;從位置3~4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不變
不變
,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不變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通過這一實驗可以驗證上述猜想
是正確的,猜想
是不正確的(填上面猜想的序號).
(3)有幾個同學看到實驗場景1~2后,認為“在物體沒有完全浸沒時,物體所受的浮力與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深度有關.”李明總覺得這個說法不對,但又找不到有力的證據(jù).請你幫他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說明這種說法是錯的.(作簡圖說明或說明實驗方案)
分析:(1)通過讀圖,結(jié)合稱重法的原理,可以判斷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變化及浮力的變化情況;
(2)浮力的大小只跟兩個因素有關,即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因此各猜想中只有最后兩個是正確的,通過實驗也驗證了這兩種說法;
(3)根據(jù)FgV,浮力大小其實是由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決定的,所以在設計實驗時,要得到浮力與液體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使液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不同,且深度大,浸入液體的體積反而小.
解答:解:(1)讀圖可知,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排開液體的體積逐漸增大,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逐漸變小,根據(jù)F=G-F,說明浮力在變大;
從位置3-4的過程中,鐵塊都是完全浸沒,排開的液體體積不再變化,只改變其深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會改變,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不變;
(2)由(1)分析知,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猜想④正確;完全浸沒時,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但所受到的浮力相同,可知猜想①錯誤;
(3)如圖,

兩物體均未完全浸沒,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第二次浸入的深度較小,但所受浮力較大,可知在物體沒有完全浸沒時,物體所受的浮力與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深度無關.
故答案為:(1)變;變大;不變;不變;(2)④;①;(3)對于同一個物體,如上圖所示情況,在沒有完全浸沒的情況下,浮力大小仍與所處的深度無關.
點評:此實驗中主要通過探究了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實驗中要明確觀察的重點應放在觀察物體浸沒的程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并尋找它們之間的變化關系,最終分析出正確的結(jié)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重慶)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shù)據(jù),用升降臺調(diào)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液體種類  實驗序號  物體重力
G(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物體受到浮力F(N)  排開液體體積V(cm3
 水
ρ=1.0g/cm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實驗所用物體的重力為
2
2
N,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
0.5
0.5
N.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4或者2、5或者3、6
1、4或者2、5或者3、6
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請你計算出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排開水受到的重力G=
0.5
0.5
N.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可以驗證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
原理.
(4)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
A
A
(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guī)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5)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
.于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
0.7
0.7
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浦東新區(qū)一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若干個完全相同的塑料塊分別浸入水和酒精中,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已知ρ>ρ酒精

(1)分析比較圖A、B、C(或D、E、F)可初步得出:
物體排開同種液體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
物體排開同種液體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

(2)分析比較圖A、D(或B、E,或C、F)可初步得出: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也越大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大連)某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是否有關”的實驗中,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液體的密度
ρ/103kg?m-3
排開液體的體積V/cm3 物體的重力
G/N
測力計的示數(shù)F/N(在液體中) 浮力
F/N
1 0.8 50 0.70 0.30 0.40
2 1.0 50 0.70 0.20 0.50
3 1.2 50 0.70 0.10 0.60
4 1.0 60 0.84 0.20 0.60
5 1.0 70 0.98
(1)第5次實驗,物體在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11所示,則表格中的①、②兩處的數(shù)據(jù)應為:①
0.28N
0.28N
0.7N
0.7N

(2)第
1
1
2
2
、
3
3
三次實驗,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
(3)實驗中,兩個實驗探究共用的一組數(shù)據(jù)是第
2
2
次實驗數(shù)據(jù).
(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
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大小有關
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大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shù)據(jù),用升降臺調(diào)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液體種類 實驗
序號
物體重力
G/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物體受到的
浮力F/N
排開液體
體積V/cm3
水ρ=
1.0 g/cm3
1 2 1.5 0.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
0.8 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
液體密度
液體密度
相同時,物體
排開液體體積
排開液體體積
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4或2、5或3、6
1、4或2、5或3、6
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2)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可以驗證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
原理.
(3)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
A
A
 (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guī)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4)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
.于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
0.7
0.7
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時,部分同學提出如下猜想:浮力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
(1)你還有哪些猜想?
(2)就你上述的任一種猜想,設計出實驗探究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