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zhàn)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
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至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fā)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fā)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10000
10000
Hz到
20000
20000
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fā)出的聲波信號在10s內接收到經(jīng)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是
7500m
7500m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分析:(1)超聲是指高于20000Hz的聲音,次聲是指低于20Hz的聲音.人耳無法聽到超聲和次聲.
(2)先算出超聲波從潛艇A傳到潛艇B的時間,再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兩者的距離;
(3)真空不能傳聲,所以無法使用聲吶.
解答:解:(1)人耳只能聽到20Hz到20000Hz之間的聲音,聲吶發(fā)出的聲波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
因此人耳聽到的聲吶發(fā)出的聲波頻率為10000Hz~20000kHz.
(2)超聲波從潛艇A傳到潛艇B的時間:
t=
1
2
×10s=5s,
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
s=vt=1500m/s×5s=7500m;
(3)地球和月球之間是真空,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用聲吶技術無法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
故答案為:(1)10000;20000;(2)7500;(3)不能,因為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點評:本題綜合性很強,考查學生對聲音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計算距離時,注意回聲測距需要計算單程的長度,這一點容易失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wǎng)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zhàn)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
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fā)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fā)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fā)出的聲波信號在10s內接收到經(jīng)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1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xù)監(jiān)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經(jīng)一分鐘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2
 

(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zhàn)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
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強的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
聲吶發(fā)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正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的可聽聲在20Hz到
20000
20000
Hz,低于20Hz的叫
次聲
次聲
波.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fā)出的聲波信號在20s內接收到經(jīng)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是
15000
15000
米.(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3)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xù)監(jiān)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經(jīng)2分鐘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為
17400
17400
米.
(4)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答:
不能;地球和月球之間是真空,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用聲吶技術無法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
不能;地球和月球之間是真空,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用聲吶技術無法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zhàn)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
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聲吶發(fā)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fā)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10
10
kHz到
20
20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fā)出的聲波信號在10s內接收到經(jīng)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1
7500m
7500m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xù)監(jiān)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經(jīng)一分鐘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2
8700m
8700m

(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6分)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zhàn)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
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fā)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fā)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fā)出的聲波信號在10s內接收到經(jīng)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且信號頻率不變,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1是______。(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xù)監(jiān)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且測出潛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終在潛艇A、B的連線上,經(jīng)一分鐘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s2為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