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7甲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為60N;A的邊長為0.1m,B的邊長為0.2m;正方體A的密度為6×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 m3,g取10N/kg)求:
(1)求正方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若一個正方體平放,另一個疊放在它上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強最大,在圖17乙的方框內畫出它們疊放的示意圖;
(3)正方體A、B的密度之比
(4)用手將正方體B浸沒在大魚缸的水中,試通過計算分析:放手后,B最終靜止的狀態(tài)是漂浮、懸浮還是沉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次數 | 物體 | 質量(g) | 體積(cm3) | 質量與體積之比(g?cm-3) |
1 | 干松木1 | 8.8 | 17.8 | 0.49 |
2 | 干松木2 | 19.7 | 39.3 | 0.50 |
3 | 鐵塊1 | 83.6 | 10.6 | 7.89 |
4 | 鐵塊2 | 164.4 | 20.8 | 7.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實驗次數 | 物體 | 質量(g) | 體積(cm3) | 質量與體積之比(g?cm-3) |
1 | 干松木1 | 8.8 | 17.8 | 0.49 |
2 | 干松木2 | 19.7 | 39.3 | 0.50 |
3 | 鐵塊1 | 83.6 | 10.6 | 7.89 |
4 | 鐵塊2 | 164.4 | 20.8 | 7.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細線拴住一端粗、一端細的實心胡蘿卜并懸掛起來,靜止后胡蘿卜的軸線水平,如圖16所示;在拴線處沿豎直方向將胡蘿卜切成A、B兩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個同學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較重;
乙: B較重;
丙: A、B一樣重.
(1)請設計一個簡易實驗,判斷A、B的輕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現象及結論:
(2)為進一步研究類似A、B輕重的問題,某同學在一根有等間距刻度的均勻杠桿兩側掛上每個質量都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杠桿靜止于水平狀態(tài)的三次實驗情境如圖17所示。
①根據圖17的實驗,可以判斷 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據圖17的實驗,該同學得出結論:
只要滿足“阻力×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動力×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就能平衡
a.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b.用圖18所示的裝置,怎樣通過實驗來說明該結論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黑龍江哈爾濱卷)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實驗題
用細線拴住一端粗、一端細的實心胡蘿卜并懸掛起來,靜止后胡蘿卜的軸線水平,如圖16所示;在拴線處沿豎直方向將胡蘿卜切成A、B兩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個同學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較重;
乙: B較重;
丙: A、B一樣重.
(1)請設計一個簡易實驗,判斷A、B的輕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現象及結論:
(2)為進一步研究類似A、B輕重的問題,某同學在一根有等間距刻度的均勻杠桿兩側掛上每個質量都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杠桿靜止于水平狀態(tài)的三次實驗情境如圖17所示。
①根據圖17的實驗,可以判斷 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據圖17的實驗,該同學得出結論:
只要滿足“阻力×阻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動力×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就能平衡
a.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b.用圖18所示的裝置,怎樣通過實驗來說明該結論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