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濟寧)如圖,AB為⊙O的直徑,弦CD⊥AB于點M,過點B作BE∥CD,交AC的延長線于點E,連接BC.
(1)求證:BE為⊙O的切線;
(2)如果CD=6,tan∠BCD=,求⊙O的直徑.

【答案】分析:(1)由BC∥CD,AB⊥CD,可證AB⊥BE,從而可證BE為⊙O的切線;
(2)由垂徑定理知:CM=CD,在Rt△BCM中,已知tan∠BCD和CM的值,可將BM,CM的值求出,由=,可知:∠BAC=∠BCD,在Rt△ACM中,根據三角函數(shù)可將AM的值求出,故⊙O的直徑為AB=AM+BM.
解答:(1)證明:∵BE∥CD,AB⊥CD,
∴AB⊥BE.
∵AB是⊙O的直徑,
∴BE為⊙O的切線.

(2)解:∵AB是⊙O的直徑,AB⊥CD,
∴CM=CD,=,CM=CD=3,
∴∠BAC=∠BCD.
∵tan∠BCD==
∴BM=,
=tan∠BCD=
∴AM=6.
∴AB=AM+BM=7.5.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圓、三角函數(shù)、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運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7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7•濟寧)如圖,A,B分別為x軸和y軸正半軸上的點,OA,OB的長分別是方程x2-14x+48=0的兩根(OA>OB),直線BC平分∠ABO交x軸于C點,P為BC上一動點,P點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從B點開始沿BC方向移動.
(1)設△APB和△OPB的面積分別為S1,S2,求S1:S2的值;
(2)求直線BC的解析式;
(3)設PA-PO=m,P點的移動時間為t.
①當0<t≤4時,試求出m的取值范圍;
②當t>4時,你認為m的取值范圍如何?(只要求寫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山東省日照市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1(丁文斌)(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7•濟寧)如圖,A,B分別為x軸和y軸正半軸上的點,OA,OB的長分別是方程x2-14x+48=0的兩根(OA>OB),直線BC平分∠ABO交x軸于C點,P為BC上一動點,P點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從B點開始沿BC方向移動.
(1)設△APB和△OPB的面積分別為S1,S2,求S1:S2的值;
(2)求直線BC的解析式;
(3)設PA-PO=m,P點的移動時間為t.
①當0<t≤4時,試求出m的取值范圍;
②當t>4時,你認為m的取值范圍如何?(只要求寫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7年山東省濟寧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7•濟寧)如圖,A,B分別為x軸和y軸正半軸上的點,OA,OB的長分別是方程x2-14x+48=0的兩根(OA>OB),直線BC平分∠ABO交x軸于C點,P為BC上一動點,P點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從B點開始沿BC方向移動.
(1)設△APB和△OPB的面積分別為S1,S2,求S1:S2的值;
(2)求直線BC的解析式;
(3)設PA-PO=m,P點的移動時間為t.
①當0<t≤4時,試求出m的取值范圍;
②當t>4時,你認為m的取值范圍如何?(只要求寫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7年山東省濟寧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7•濟寧)如圖,從P點引⊙O的兩切線PA、PA、PB,A、B為切點,已知⊙O的半徑為2,∠P=60°,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