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菱形ABCD中,AB=2,∠B=120°,點MAD的中點,點P由點A出發(fā),沿A→B→C→D作勻速運動,到達點D停止,則APM的面積y與點P經(jīng)過的路程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的圖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類討論:當0≤x≤2,如圖1,作PHADH,AP=x,根據(jù)菱形的性質(zhì)得∠A=60°,AM=1,則∠APH=30°,根據(jù)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得到在RtAH=x,PH=x,然后根據(jù)三角形面積公式得y=AMPH=x;當2<x≤4,如圖2,作BEADE,AP+BP=x,根據(jù)菱形的性質(zhì)得∠A=60°,AM=1,AB=2,BCAD,則∠ABE=30°,在RtABE中,根據(jù)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得AE=1,PH=,然后根據(jù)三角形面積公式得y=AMBE=;

4<x≤6,如圖3,作PFADF,AB+BC+PC=x,則PD=6-x,根據(jù)菱形的性質(zhì)得∠ADC=120°,則∠DPF=30°,在RtDPF中,根據(jù)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得DF=(6-x),PF=DF=(6-x),則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得y=AMPF=-x+,最后根據(jù)三個解析式和對應的取值范圍對各選項進行判斷.

當點PAB上運動時,即0≤x≤2,如圖1,

PHADH,AP=x,

∵菱形ABCD中,AB=2,B=120°,點MAD的中點,

∴∠A=60°,AM=1,

∴∠APH=30°,

RtAPH中,AH=AP=x,

PH=AH=x,

y=AMPH=×1×x=x;

當點PBC上運動時,即2<x≤4,如圖2,

BEADE,AP+BP=x,

∵四邊形ABCD為菱形,∠B=120°,

∴∠A=60°,AM=1,AB=2,BCAD,

∴∠ABE=30°,

RtABE中,AE=AB=1,

PH=AE=,

y=AMBE=×1×=;

當點PCD上運動時,即4<x≤6,如圖3,

PFADF,AB+BC+PC=x,則PD=6-x,

∵菱形ABCD中,∠B=120°,

∴∠ADC=120°,

∴∠DPF=30°,

RtDPF中,DF=DP=(6-x),

PF=DF=(6-x),

y=AMPF=×1×(6-x)=(6-x)=-x+,

∴△APM的面積y與點P經(jīng)過的路程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的圖象為三段:當0≤x≤2,圖象為線段,滿足解析式y=x;當2≤x≤4,圖象為平行于x軸的線段,且到x軸的距離為;當4≤x≤6,圖象為線段,且滿足解析式y=-x+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一條細繩系著一個小球在平面內(nèi)擺動,已知細繩從懸掛點O到球心的長度為50厘米,小球在帶你B位置時達到最低點,當小球在左側點A時與最低點B時細繩相應所成的角度∠AOB=37°.(取sin37°=0.6,cos37°=0.8,tan37°=0.75)
(1)求點A與點B的高度差BC的值.
(2)如圖2,若在點O的正下方有一個阻礙物P,當小球從左往右落到最低處后,運動軌跡改變,變?yōu)橐訮為圓心,PB為半徑繼續(xù)向右擺動,當擺動至與點A在同一水平高度的點D時,滿足PD部分細繩與水平線的夾角∠DPQ=30°,求OP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根可伸縮的魚竿,魚竿是用10節(jié)大小不同的空心套管連接而成.閑置時魚竿可收縮,完全收縮后,魚竿長度即為第1節(jié)套管的長度(如圖1所示):使用時,可將魚竿的每一節(jié)套管都完全拉伸(如圖2所示).圖3是這跟魚竿所有套管都處于完全拉伸狀態(tài)下的平面示意圖.已知第1節(jié)套管長50cm,第2節(jié)套管長46cm,以此類推,每一節(jié)套管均比前一節(jié)套管少4cm.完全拉伸時,為了使相鄰兩節(jié)套管連接并固定,每相鄰兩節(jié)套管間均有相同長度的重疊,設其長度為xcm.

(1)請直接寫出第5節(jié)套管的長度;

(2)當這根魚竿完全拉伸時,其長度為311cm,求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有一圓柱,其高為12cm,它的底面半徑為3cm,在圓柱下底面A處有一只螞蟻,它想得到上面B處的食物,則螞蟻經(jīng)過的最短距離為_________.(π取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隨州)甲騎摩托車從A地去B地,乙開汽車從B地去A地,同時出發(fā),勻速行駛,各自到達終點后停止,設甲、乙兩人間距離為s(單位:千米),甲行駛的時間為t(單位:小時),s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所示,有下列結論:

①出發(fā)1小時時,甲、乙在途中相遇;

②出發(fā)1.5小時時,乙比甲多行駛了60千米;

③出發(fā)3小時時,甲、乙同時到達終點;

④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

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shù)是( 。

A. 4 B. 3 C. 2 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水平面上有一個坡度i=1:2的斜坡AB,矩形貨柜DEFG放置在斜坡上,己知DE=2.5m.EF=2m,BF=3.5m,則點D離地面的高DH為 m.(結果保留根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教室里的飲水機接通電源就進入自動程序,開機加熱時每分鐘上升10℃,加熱到100℃,停止加熱,水溫開始下降,此時水溫(℃)與開機后用時(min)成反比例關系.直至水溫降至30℃,飲水機關機.飲水機關機后即刻自動開機,重復上述自動程序.若在水溫為30℃時,接通電源后,水溫y(℃)和時間(min)的關系如圖,為了在上午第一節(jié)下課時(8:45)能喝到不超過50℃的水,則接通電源的時間可以是當天上午的( )

A.7:20
B.7:30
C.7:45
D.7: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正方形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格點△ABC(頂點在網(wǎng)格線的交點上)的頂點A、C的坐標分別為A(﹣3,4)C(0,2)

(1)請在網(wǎng)格所在的平面內(nèi)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并寫出點B的坐標;

(2)畫出△ABC關于原點對稱的圖形△A1B1C1;

(3)求△ABC的面積;

(4)在x軸上存在一點P,使PA+PB的值最小,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個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頂點放在一張寬為3cm的紙帶邊沿上.另一個頂點在紙帶的另一邊沿上,測得三角板的一邊與紙帶的一邊所在的直線成30°角,如圖,則三角板的最大邊的長為(
A.3cm
B.6cm
C. cm
D.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