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如圖1,在直角坐標系中,有等腰梯形ABCD,AD∥BC,AB=CD,拋物線交x軸于點E、C(點C在點E的右側),交y軸于點A,它的對稱軸過點D,頂點為點F;
(1)求點A、B、C、D的坐標;
(2)點P是拋物線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點,它到邊AB、BC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求出點P的坐標;
(3)如圖2,若點Q是線段AD上的一個動點,AQ=t,以BQ為一邊作∠BQR=120°,交CD于點R,連接ER、FC,試探究:是否存在t的值,使ER∥FC?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拋物線解析式中,令y=0,能求得點E、C的坐標;令x=0,能求得點A的坐標;若設拋物線對稱軸與x軸的交點為G,根據(jù)E、C的坐標即可得到點G的坐標,結合點A的坐標可得到點D的坐標;根據(jù)等腰梯形的性質(zhì)可知OB=CG,可據(jù)此求出點B的坐標.
(2)在Rt△ABO中,易求得∠ABO=60°,作∠ABO的角平分線,交y軸于點H,那么顯然∠HBO=30°,OB長已知,通過解直角三角形不難得到點H的坐標,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可求出直線BH的解析式,聯(lián)立直線BH和拋物線的解析式即可得到點P的坐標.
(3)易知∠BAD=∠ADC=120°,而∠BQR=120°,那么∠ABQ+∠BQA=∠DQR+∠BQA=180°-∠BQR=60°,根據(jù)這個條件不難判斷出△BAQ和△QDR是相似的,由此得到的條件是 BA:QD=AQ:DR,在這個比例關系式中,AB的長易知,AQ、QD的長都可由t表示出來,關鍵是求出DR的長,那么就要從BR∥FC的條件入手;點F的坐標易得,首先根據(jù)點F、C的坐標判斷出∠FCE=∠REC=30°,那么顯然△ERC是一個含30°角的特殊直角三角形,EC的長已知,則RC的長可得,而DR=CD-RC,則條件備齊.
解答:解:(1)拋物線y=(x-2)(x-6)中,令y=0,得 x1=2、x2=6;
令x=0,得:y=2;
∴A(0,2)、E(2,0)、C(6,0);
設拋物線的對稱軸與x軸的交點為G,根據(jù)拋物線的對稱性知G(4,0),則D(4,2);
在等腰梯形ABCD中,OB=CG=2,則 B(-2,0).

(2)在Rt△ABO中,OA=2,OB=2,那么 tan∠ABO===,∠ABO=60°;
作直線BH,使得∠HBO=∠ABO=30°,交y軸于點H,則H(0,),
∴直線BH:y=x+;
由于點P到直線AB、BC的距離相等,所以點P在∠ABO的角平分線上,即點P為直線BH與拋物線的交點;
聯(lián)立直線BH與拋物線的解析式,有:
,解得,
∴P點的坐標為(5+,)、(5-).

(3)由(1)的拋物線解析式可得:F(4,-);
在Rt△FCG中,F(xiàn)G=,CG=2,所以tan∠FCG===,即∠FCG=30°;
∵FC∥ER,∴∠REC=∠FCG=30°;
由(1)知,∠ABO=∠DCO=60°,∴∠ERC=90°;
在Rt△ERC中,EC=4,∠REC=30°,則 CR=EC=2,DR=CD-CR=4-2=2;
∵∠BAQ=∠BQR=120°,
∴∠ABQ=∠DQR=60°-∠DQR,又∠BAQ=∠QDR,
∴△BAQ∽△QDR,則 =
=,化簡,得:t2-4t+8=0
△=(-4)2-4×8<0,因此不存在符合條件的t值.
點評:此題是函數(shù)與幾何的綜合題,主要涉及了函數(shù)圖象交點坐標的求法、拋物線的對稱性、等腰梯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平行線的性質(zhì)、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等等重要知識點,綜合性較強.最后一題中,通過各角的度數(shù)判斷出與題相關的相似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所在,也是此題的難點所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1,在直角坐標系中,有等腰梯形ABCD,AD∥BC,AB=CD,拋物線y=
3
6
(x-2)(x-6)
交x軸于點E、C(點C在點E的右側),交y軸于點A,它的對稱軸過點D,頂點為點F;
(1)求點A、B、C、D的坐標;
(2)點P是拋物線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點,它到邊AB、BC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求出點P的坐標;
(3)如圖2,若點Q是線段AD上的一個動點,AQ=t,以BQ為一邊作∠BQR=120°,交CD于點R,連接ER、FC,試探究:是否存在t的值,使ER∥FC?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有一塊直角三角板OAB的直角邊BO的長恰與另一塊等腰直角三角板ODC的斜邊OC的長相等,把這兩塊三角板放置在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且AB=3,AO=6.
(1)求sin∠AOB的值;
(2)若把直角三角板OAB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后,斜邊為A恰好與x軸重疊,點A落在點A′,試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數(shù)學活動課上,甲、乙兩位同學在研究一道數(shù)學題:“已知:如圖1,在△ABC和△DEF中,∠A=∠D=90°,∠B=50°,∠E=32°,且BC=EF.試畫直線m,l,使直線m將△ABC分成的兩個小三角形與直線l將△DEF分成的兩個小三角形分別相似,并標出每個小三角形各內(nèi)角的度數(shù).”
甲同學是這樣做的:如圖2,使得兩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重合,以斜邊中點0為圓心,OB長為半徑作出輔助圓,根據(jù)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在圓上,可知A、B(E)、C(F)、D在⊙0上.設BD所在的直線m與AC所在的直線l交于點G,根據(jù)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由∠ABC=50°,∠DEF=32°,易求得∠ABG=DFG=18°,再由∠A=∠D=90°,可求得∠AGB=∠DGF=72°,∠GCB=40°,∠BGC=108°,從而△AGB∽△DGF.△GBC∽△GEF.
乙同學在甲同學的啟發(fā)下,利用輔助圓又補充了其它分割方法.
你看明白甲同學的分割方法了嗎?請你仿照甲同學的方法,把這道題其它的所有分割方法補充完整.
要求:不需寫解答過程.如圖2所示.利用輔助圓畫出示意圖,標明直線及每個小三角形各內(nèi)角的度數(sh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A=OB=OC=2,點P從C點出發(fā),沿y軸正方向以1個單位/秒的速度向上運動,連接PA、PB,精英家教網(wǎng)D為AC的中點.
(1)求直線BC的解析式;
(2)設點P運動的時間為t秒,問當t為何值時,DB與DP垂直且相等?
(3)如圖2,若PA=AB,在第一象限內(nèi)有一動點Q,連接QA、QB、QP,且∠PQA=60°,問:當Q在第一象限內(nèi)運動時,∠APQ+∠ABQ的度數(shù)和是否會發(fā)生改變?若不改變,請說明理由,并求其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