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問題

如圖1,在四邊形ABCD中,點P為AB上一點,∠DPC=∠A=∠B=90°,求證:ADBC=APBP.

(2)探究

如圖2,在四邊形ABCD中,點P為AB上一點,當∠DPC=∠A=∠B=θ時,上述結論是否依然成立?說明理由.

(3)應用

請利用(1)(2)獲得的經(jīng)驗解決問題:如圖3,在△ABD中,AB=6,AD=BD=5,點P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由點A出了,沿邊AB向點B運動,且滿足∠DPC=∠A,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當以D為圓心,以DC為半徑的圓與AB相切時,求t的值.

【答案】(1)證明見試題解析;(2)成立,理由見試題解析;(3)1或5

【解析】

試題分析:(1)如圖1,由DPC=A=B=90°可得ADP=BPC,即可證到ADP∽△BPC,然后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即可解決問題;

(2)如圖2,由DPC=A=B=θ可得ADP=BPC,即可證到ADP∽△BPC,然后運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即可解決問題;

(3)如圖3,過點D作DEAB于點E,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E=BE=3,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DE=4,由題可得DC=DE=4,則有BC=5﹣4=1.易證DPC=A=B.根據(jù)ADBC=APBP,就可求出t的值.

試題解析:(1)如圖1,∵∠DPC=A=B=90°,∴∠ADP+APD=90°,BPC+APD=90°,∴∠ADP=BPC,∴△ADP∽△BPC,,ADBC=APBP;

(2)結論ADBC=APBP仍然成立.理由:如圖2,

∵∠BPD=DPC+BPC,BPD=A+ADP,∴∠DPC+BPC=A+ADP,∵∠DPC=A=B=θ,∴∠BPC=ADP,∴△ADP∽△BPC,,ADBC=APBP;

(3)如圖3,過點D作DEAB于點E.AD=BD=5,AB=6,AE=BE=3,由勾股定理可得DE=4,以點D為圓心,DC為半徑的圓與AB相切,DC=DE=4,BC=5﹣4=1,AD=BD,∴∠A=B,∴∠DPC=A=B由(1)、(2)的經(jīng)驗可知ADBC=APBP,5×1=t(6﹣t),解得:,t的值為1秒或5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在△ABC中,AB=AC,D為BC邊的中點,過點D作DE⊥AB,DF⊥AC,垂足分別為E,F(xiàn).
(1)求證:DE=DF;
(2)若∠A=60°,BE=1,求△ABC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解居民月用水量,某市對某區(qū)居民用水量進行了抽樣調查,并制成如下直方圖.

(1)這次一共抽查了戶;
(2)用水量不足10噸的有戶,用水量超過16噸的有戶;
(3)假設該區(qū)有8萬戶居民,估計用水量少于10噸的有多少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O半徑為6,點O到直線l的距離是5,則直線l⊙O位置關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6=0的一個根為2,則b的值為( )

A.-2B.2C.-1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經(jīng)過直線外一點, 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若關于x的方程x2+k=6x(k為常數(shù))沒有實數(shù)根,則k的取值范圍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QPN的頂點P在正方形ABCD兩條對角線的交點處,QPN=α,將QPN繞點P旋轉,旋轉過程中QPN的兩邊分別與正方形ABCD的邊AD和CD交于點E和點F(點F與點C,D不重合).

(1)如圖①,當α=90°時,DE,DF,AD之間滿足的數(shù)量關系是 ;

(2)如圖②,將圖①中的正方形ABCD改為ADC=120°的菱形,其他條件不變,當α=60°時,(1)中的結論變?yōu)镈E+DF=AD,請給出證明;

(3)在(2)的條件下,若旋轉過程中QPN的邊PQ與射線AD交于點E,其他條件不變,探究在整個運動變化過程中,DE,DF,AD之間滿足的數(shù)量關系,直接寫出結論,不用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整理后分成6組,且組距為5,畫頻數(shù)分布折線圖時,從左到右第三組的組中值為20.5,則分布兩端虛設組組中值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