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普通光學顯微鏡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各結構的名稱.
①;③;④;⑤;⑧;⑨;⑩;
(2)在顯微鏡結構中,主要結構是和 . (填序號)
(3)看到物像,想使它更清晰,需來回轉動(填序號)
【答案】
(1)目鏡;轉換器;物鏡;載物臺;壓片夾;反光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2)①;④
(3)?
【解析】解:(1)①目鏡:在鏡筒的上端觀察時靠近眼睛;②鏡筒:固定在鏡臂上端,鏡筒上端安裝目鏡,下端安裝物鏡;③轉換器:可以轉動,改變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④物鏡:安裝在鏡筒的下端,觀察時靠近玻片標本;⑤載物臺:固定在鏡臂的下端,是放置玻片標本的;⑧壓片夾;在載物臺上固定玻片標本的結構;⑨反光鏡:在鏡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轉動,是反射光線用的;⑩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的升降范圍較大;細準焦螺旋:比較細,升降鏡筒的范圍小.(2)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放大儀器.顯微鏡的結構中起放大部分的是目鏡和物鏡,因而目鏡和物鏡是顯微鏡的關鍵部位.清潔物鏡和目鏡的鏡頭時,應用擦鏡紙.擦鏡紙質軟又不易掉毛,用擦鏡紙擦拭鏡頭既可以清潔鏡頭,又可以避免損傷鏡頭和有少量的纖維留在鏡頭上,影響觀察效果.(3)能夠調節(jié)鏡筒上升或下降的結構是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可以使鏡筒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鏡筒的幅度較小,當用粗準焦螺旋找到物像時,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清晰.
所以答案是:(1)目鏡;轉換器;物鏡;載物臺;壓片夾;反光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2)①;④;(3).
【考點精析】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利用練習使用顯微鏡的相關知識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視覺形成過程中,外界物體產生的光線,形成物像、最終產生視覺的場所依次為( 。
A.角膜、大腦的視覺中樞
B.視網膜、視網膜
C.視網膜、大腦的視覺中樞
D.大腦的視覺中樞、大腦的視覺中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E示意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整個人體都是由A細胞發(fā)育而成的,A細胞是 .
(2)A細胞通過形成B.在此過程中,復制后形成形態(tài)、數(shù)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
(3)B通過形成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
(4)在上圖的結構層次當中,人體具有而植物沒有的是[] .
(5)系統(tǒng)是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組合.圖中所示的系統(tǒng)具有的生理功能是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依賴于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遺傳與變異以及進化,下面以自然選擇學說的要點為主線,梳理一下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1)生物都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能夠產生大量的后代,而它們賴以生存的條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進行 . 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個體被淘汰.
(2)那么,哪些個體會被淘汰呢?生物的變異是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掉.這里所謂的“有利變異”是指 的變異.在如圖所示的模擬長頸鹿取食樹葉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來的長頸鹿應是標號1、2、3、4中的哪一個? .
(3)在生物進化中,能夠遺傳給下一代的有利變異必定是由改變引起的,這種變異通過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在子代表現(xiàn)出來.在有性生殖過程中,是這種物質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4)綜上所述,生物通過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續(xù),生生不息,而生物的進化又使得生命不斷發(fā)展.生物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是通過生殖和發(fā)育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臺光學顯微鏡鏡盒里的4個鏡頭,甲、乙一端無螺紋,甲較長,乙較短;丙、丁有螺紋,丙較長,丁較短.若要在視野內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的鏡頭組合分別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無外傷的情況下,當尿中同時出現(xiàn)紅細胞和蛋白質時,腎臟發(fā)生病變的部位是
A. 腎小球 B. 腎小囊 C. 腎小管 D. 集合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