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活離不開水。
(1)如圖是電解水實驗原理示意圖,試管 a 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水由________組成,每個水分子由_____________構成。
(3)水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如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寫名稱)。
(5)下圖實驗中都用到水,請指出水在下列實驗中的作用。
①A中可通過__________現(xiàn)象,推知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1/5。
②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C集氣瓶收集前裝滿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④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6)愛護水資源要從防治水污染和______兩個方面進行。
【答案】氧氣 2H2O2H2↑+ O2↑ 氫元素和氧元素 2 個氫原子和 1 個氧原子 CaO+H2O=Ca(OH)2 水分子 集氣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量筒中的水倒吸入集氣瓶中,約占原瓶內空氣體積的 1/5 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瓶底,使集氣瓶炸裂 排盡集氣瓶中的空氣 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節(jié)約用水
【解析】
(1)由如圖是電解水實驗裝置可知:實驗過程中,試管a產生的氣體是電源的正極產生的氣體較少是氧氣,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H2↑+ O2↑;
(2)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每個水分子由構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3)水與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4)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性質是由直接構成它的粒子保持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5)①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量筒中的水倒吸入集氣瓶中,約占原瓶內空氣體積的 1/5;
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熱使鐵絲熔融濺落,瓶底的水能防止濺落的熔融的鐵絲炸裂集氣瓶;
③C 集氣瓶收集前裝滿水的目的是排盡集氣瓶中的空氣;
④D 中水的作用是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6)愛護水資源要從節(jié)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兩個方面采取措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驗證二氧化碳性質的裝置圖:
(1)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反應化學式表達式為____。圖甲中儀器①名稱是____。如果用圖乙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應該將導管a與____(填序號)導管連接。如果用乙裝置檢驗二氧化碳,需要在集氣瓶中裝入部分____溶液,將二氧化碳從____導管通入,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為____。
(2)如果用甲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式表達式為____。為獲得平穩(wěn)的氧氣流,可將其中儀器①換成____。
(3)用軟塑料瓶丙收集滿一瓶二氧化碳,倒入圖中所示體積的水,蓋緊瓶蓋,振蕩后會觀察到____。取出瓶中部分液體裝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石蕊試液變成____色。
(4)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密度與其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根據圖丁中的現(xiàn)象,可以推測氣球中的氣體不可能是____。
A.氫氣 B.氧氣 C. 空氣 D.二氧化硫
(5)圖戊中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除去水中固態(tài)雜質的設備是吸附池
B. 用來檢驗自來水是硬水還是軟水的物質是肥皂水
C. 我國有關部門規(guī)定經上述流程凈化后進入用戶的飲用水含鐵<0.3mg·L-1,其中的“鐵、銅”指的是鐵原子
D. 凈化過程中投藥投的是明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fā)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掌握好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相關知識。
(1)下圖A、B、C三個實驗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圖A中小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圖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分別實驗后,發(fā)現(xiàn)圖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2 | 24.5 | 4 | 8 |
反應后質量/g | 16.9 | 0 | 13.6 | X |
X的值為______________ ,容器內發(fā)生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維生素 C(C6H8O6)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維生素 C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74
B. 維生素 C 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40%
C. 維生素 C 中 C、H、O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9:1:12
D. 維生素 C 由 6 個碳原子、8 個氫原子和 6 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化學符號表示:
①硅原子______,②氮分子______,③氧離子______,④銨根________,
⑤氧化鋁中鋁元素顯+3價__________,⑥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_____。
(2)化學世界千變萬化,請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①加熱碳酸氫銨固體___________,②石蠟在空氣中燃燒________,③鐵絲在空氣中燃燒________。
以上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有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和②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2)一定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號),由③④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
(3)若m=x+1,則⑤的化學符號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氣體的制備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實驗,F(xiàn)有如下儀器供選。
(實驗一)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CO2。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儀器F的名稱是______。
(2)組裝整套裝置時,可選用圖中的A、B、C、I、J、L、P和______。
(3)組裝的裝置在加入藥品前要檢查氣密性,方法有多種,下列方法和現(xiàn)象能說明該裝置不漏氣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填空)。
A.用彈簧夾夾緊橡膠管,向長頸漏斗中加水,長頸漏斗內形成穩(wěn)定的水柱;
B.向長頸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側導管口連接注射器,緩緩拉注射器活塞,長頸漏斗下端冒氣泡;
C.向長頸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側導管口連接注射器,緩緩推注射器活塞,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
D.將導管浸入水中,雙手捂住錐形瓶外壁,觀察到導管口沒有氣泡;
(4)實驗室制取CO2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用向上排空法收集CO2氣體驗滿的操作是____。
(5)選擇氣體的制取裝置時,需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tài)、____和氣體的性質。
(實驗二)實驗室制取O2并進行一系列探究。
〖探究1〗用氯酸鉀、二氧化錳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氣
(1)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___;選用排水集氣法,組裝整套裝置時,伸入集氣瓶口的導管應選擇上圖中的________。
(2)某同學組裝了發(fā)生裝置如圖1所示,錯誤是____,若要改正錯誤,需要操作的旋鈕是____(填字母)。
(3)某小組經實驗測定,排水法收集的氧氣平均濃度為89.7%,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平均濃度為79.7%,對比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________法收集的氧氣更純凈,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氧氣濃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填字母編號)。
A.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的密度
B.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固體產生氧氣的濃度只有80%左右
C.當觀察到帶火星木條復燃時,集氣瓶內還有空氣
D.當氧氣進入集氣瓶時,瓶內空氣與進入的氧氣相互擴散
(4)某同學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實驗(氯酸鉀未完全分解),他測得剩余物質中兩種金屬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為:錳元素質量分數11.0%,鉀元素的質量分數39.0%,請問剩余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A.4% B.14.5% C.25.5% D.50%
〖探究2〗對H2O2分解的各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進行定量對比探究
(小資料)海藻酸鈉是一種天然高分子物質,在本實驗中性質穩(wěn)定。實驗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種催化劑分別與海藻酸鈉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鈣溶液制成含等質量催化劑、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鈉微球,備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鈉微球,采用左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改用其他三種微球,分別重復上述實驗,得到如圖的錐形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1)用雙氧水、二氧化錳為原料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該反應屬于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每次實驗時,海藻酸鈉微球數應相同的原因_____。
(3)用含MnO2的海藻酸鈉微球進行實驗,60 s左右時壓強瞬間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
(4)從實驗曲線看,催化效果較好、反應溫和的催化劑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物質的質量/g | 8 | 40 | 10 | 20 |
反應后物質的質量/g | 12 | 4 | X | 52 |
A. 反應中甲、乙的質量比為3:1 B. 該反應可以表示為2H2O 2H2↑+O2↑
C. 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D. 丙可能為不參加反應的雜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