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醛(CH2O)有劇毒且能致癌。
(1)甲醛是一種______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裝修房子,人進入后會聞到特殊氣味,這主要是甲醛分子在空氣中______,因此新裝修的房子最好多放活性炭包,這是利用它的_________,并通風透氣一段時間后才入住。
(3)甲醛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氫氣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甲醇(CH3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為探究“影響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因素”,取同濃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右圖裝置完成表中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實驗溫度/℃ | 25 | 25 | 70 | 70 |
試劑 | 稀氨水 | 稀醋酸 | 稀氨水 | 稀醋酸 |
出現(xiàn)鐵銹 所需時間 | 1天 未見銹蝕 | 5分鐘 | 1天 未見銹蝕 | 1分鐘 |
(1)鐵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
(2)實驗②和④可探究________因素對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影響;欲探究試劑酸堿性對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
(3)根據(jù)表中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寫出1點即可)。
(4)影響鐵制品的銹蝕快慢除上述因素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1點即可),請設(shè)計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等信息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不同種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_________。
(2)寫出1號元素的單質(zhì)在17號元素的單質(zhì)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寫出8號元素與13號元素所組成物質(zhì)的化學式并標出鋁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
(4)在第三周期中,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生活離不開能源、資源和營養(yǎng)物質(zhì)。請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下圖表示泰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發(fā)展歷程(括號內(nèi)為主要成分)
①如果“?”處是氫氣,請說出氫氣作為未來理想能源的優(yōu)點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烷燃燒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該反應前后不變的粒子是氧原子、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符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
①標出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
②發(fā)生火災時,消防員利用高壓水槍滅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天然水體多為硬水,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鈣離子和鎂離子,“鎂離子”用化學符號表示為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__________(填寫字母序號)。
A.米飯 B.精肉 C.蘋果 D.青菜
②在人體中存在量極少、低于人體體重0.01%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人體每日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卻必不可少。下列屬于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
A.鐵 B.汞 C.鉛 D.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guān)系的圖像是
A. 稀釋NaOH溶液
B.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
C. 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硝酸鈉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鈉固體,充分攪拌
D. 分別向同質(zhì)量、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中不斷加入鋅片和鐵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滅火器原理模擬示意圖。
(1)上述裝置②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對裝置②反應后的溶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氯化銀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裝置②反應后的溶液中溶質(zhì)為:
I.________;II.HCl和NaCl;III.Na2CO3和NaCl。
(進行實驗)
實驗裝置及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與結(jié)論 |
a.取裝置②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HNO3。 b.繼續(xù)向a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 | c.有氣體產(chǎn)生;猜想1、猜想II不成立。 d.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猜想III成立。 |
(拓展與思考)如果猜想II成立,產(chǎn)生此結(jié)果的原因是實驗時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后溶液溶質(zhì)不可能出現(xiàn)的組合是NaCl、Na2CO3、HCl,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比較相同濃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1)請寫出H2O2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定性研究)(2)如圖甲,可通過觀察__________來定性比較兩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研究)(3)要定量比較兩者的催化效果,可測量生成等體積氣體所需的____________。
(深入研究)(4)在CuSO4溶液中,究竟是哪種粒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銅離子(Cu2+)起催化作用;
猜想2:___________起催化作用;
猜想3:___________起催化作用;
(注意:若答對第(5)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
(5)請設(shè)計實驗,驗證猜想1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的核心是研究,科學課程通過科學探究的方式,讓我們親歷科學活動,體現(xiàn)科學的發(fā)現(xiàn)過程和方法。
(Ⅰ)已知:二氧化碳氣體既不溶于飽和NaHCO3溶液也不與NaHCO3反應;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某學生欲用濃鹽酸與大理石反應制取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提供了下列裝置和藥品。請回答相關(guān)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裝置A、B都可作發(fā)生裝置,其中可控制反應進行的是________(填裝置序號)。
(4)兩個凈化裝置相連接時,其儀器接口順序應為______接______(填接口序號)。
(5)若用裝置E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則氣體應從______(填接口序號)進入。
(Ⅱ)下面是初三某班學生探究鐵生銹實驗不斷完善優(yōu)化的過程。
(1)優(yōu)化實驗時將Ⅰ中自來水換為蒸餾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優(yōu)化實驗時增加Ⅳ是為證明鐵生銹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有關(guān)。
(3)實驗Ⅴ在軟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觀察到鐵釘生銹,_____________,同時鐵釘靠近水邊附近部分銹蝕得厲害。由此可知:鐵生銹實際是鐵與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4)實驗Ⅵ還可用來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實驗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劑產(chǎn)生了好奇,于是他們對這包干燥劑的成分展開了探究。
【提出問題】這包干燥劑是否變質(zhì),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設(shè)】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1)取部分該干燥劑于試管中,加水無放熱現(xiàn)象,說明干燥劑中不含 。
(2)繼續(xù)向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出現(xiàn),說明這包干燥劑中含有 。
(3)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包干燥劑中有無其他成分,小組同學設(shè)計了以下二種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劑于燒杯中,加水并攪拌,靜置后取上層清液于3支試管中。請你參與實驗,并填寫表中的空白:
寫出方案二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實驗結(jié)論】通過以上實驗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拓展遷移】小組同學反思生石灰干燥劑變質(zhì)原因,認識到實驗室保存氧化鈣應注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