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興區(qū)一模)探究化學反應的規(guī)律是化學科學的核心任務.根據(jù)下列微觀示意圖回答問題.

(1)圖A表示的是電解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
 通電 
.
 
2H2↑+O2↑.
2H2O
 通電 
.
 
2H2↑+O2↑.
;在該反應中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
2:2:1
2:2:1

(2)物質之所以發(fā)生化學反應,從微觀的角度看,是因為反應物的微粒之間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結構發(fā)生改變,或微粒重新排列組合.
①從微粒的角度說明圖B反應的實質是
H+和OH- 結合成了水分子
H+和OH- 結合成了水分子

②圖C所示反應中,發(fā)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應發(fā)生的微粒是(寫出微粒的符號)
Zn失電子變成Zn2+,Cu2+得電子變成Cu
Zn失電子變成Zn2+,Cu2+得電子變成Cu

(3)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②④
②④
(填數(shù)字序號).
①該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②4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D
③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均未發(fā)生變化
④若48gB完全反應,則生成C的質量為28g.
分析:(1)依據(jù)圖示分析反應物與生成物并書寫方程式,依據(jù)方程式可知反應時的各物質分子個數(shù)比;
(2)①根據(jù)圖示找到相互作用的離子,并根據(jù)中和反應的實質完成即可;
②從鋅置換銅離子的過程分析解答即可;
(3)依據(jù)反應的微觀圖示書寫方程式并對相關選項進行判斷即可;
解答:解:(1)由圖示分析可知反應物是水生成物是氫氣與氧氣,其方程式為:2H2O
 通電 
.
 
2H2↑+O2↑.由方程式可知反應時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2:2:1;
(2)①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的微粒反應前后的變化是:反應前存在鈉離子、氫氧根離子、硫酸根離子、氫離子四種離子,反應后存在鈉離子、硫酸根離子和水分子,所以該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相互作用生成了水分子;
②鋅和硫酸銅反應時會置換出金屬銅同時生成硫酸鋅,所以發(fā)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應發(fā)生的微粒是Zn失電子變成Zn2+,Cu2+得電子變成Cu;
(3)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的方程式為:4NH3+3O2
 點燃 
.
 
2N2+6H2O,故分析選項有以下結論:
①復分解反應反應物生成物均是兩種化合物,而該反應反應物生成物均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組成;
②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據(jù)此可知只有D水是氧化物,其它三種物質均不是氧化物;
③反應前有單質參與反應后有單質生成,所以該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一定會有變化;
④由方程式4NH3+3O2
 點燃 
.
 
2N2+6H2O可知B與C的質量比是3×(16×2):2×(2×14)=12:7,所以若48gB完全反應,則生成C的質量為28g.
故答案為:
(1)2H2O
 通電 
.
 
2H2↑+O2↑;  2:2:1;
(2)①H+和OH- 結合成了水分子;  ②Zn失電子變成Zn2+,Cu2+得電子變成Cu;
(3)②④
點評:此題是一道微觀圖示分析題,解題的關鍵是通過圖示能正確的書寫有關方程式,并能通過微觀知識分析反應的實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大興區(qū)一模)下列能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大興區(qū)一模)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大興區(qū)一模)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大興區(qū)一模)“太陽能光伏發(fā)電”能有效推行“低碳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其最關鍵的材料是高純硅(Si).三氯甲硅烷(SiHCl3)還原法是當前制備高純硅的主要方法.生產(chǎn)流程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大興區(qū)一模)化學小組同學欲測定某NaCl和Na2SO4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其實驗操作及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將一定質量的該固體混合物完全溶于100g水中,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BaCl2溶液117g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23.3g沉淀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濾液.請計算: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最后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已知:Na2SO4+BaCl2═BaSO4↓+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