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是初中化學中三個實驗,請按要求填空:

A.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B.探究燃燒的三個條件 C.證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1C實驗中燒杯的作用是______。

2A實驗實驗說明氧氣的體積的占空氣的______,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是(填序號)______。

裝置氣密性好 實驗前夾緊止水夾 紅磷過量或足量 冷卻到室溫后才打開止水夾

3B實驗中,由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的現(xiàn)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

【答案】與燒杯①進行對比 ①②③④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才能燃燒

【解析】

1)②燒杯中溶液變紅,③中溶液不變色,主要起到對比作用;

2)由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占空氣體積的.所以,C實驗說明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的;實驗成功的關鍵與許多因素有關,如果裝置漏氣、實驗前未夾緊止水夾,紅磷的量不足,未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都是使測得結果偏小。

3B實驗中,由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的現(xiàn)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才能燃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面粉加工廠的車間里若懸浮著較多的面粉粉塵,遇明火就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下面是模擬粉塵爆炸的一個實驗:

如上圖,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點燃蠟燭,用塑料蓋蓋住金屬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氣,不久,便會聽到“砰”的一聲,爆炸的氣浪將金屬筒上的塑料蓋掀起。試問:

(1)在上述實驗中,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況下,不會發(fā)生爆炸的是 (填序號) _____________。

①金屬筒不加蓋時 ②蠟燭沒有點燃時 ③塑料筒中裝的是煤粉時

(3)面粉廠為了避免爆炸事故發(fā)生,應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 (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要求填空:

1)用化學用語表示:3個氫原子______;5個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2個硫酸根離子______;

2)用化學式表示: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氧化鋁______;

3)如圖為某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______,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______,反應中易______(填______個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所形成的離子用符號表示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物質的判斷正確的是  

A. 能加快反應速率的物質一定是催化劑

B. 在某可燃物的火焰上罩一個干而冷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xiàn),可燃物一定是

C. 燃著木條伸入某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熄滅,則該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D. 反應物相同,生成物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鐵在空氣中生銹條件后,小明和小紅對銅在空氣中生銹條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過程:

(查閱資料)銅銹是綠色的,俗稱銅綠,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銅綠加熱能分解生成三種常見的氧化物。

(猜測)小紅猜測銅生銹與空氣中的下列物質有關:

小明認為銅生銹與氮氣一定無關,理由是______。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幾天后觀察到,A試管中銅片在水面附近有綠色物質,BC、D試管中銅片均無明顯現(xiàn)象。請幫助分析實驗過程并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上述實驗得出,銅生銹與空氣中相關物質有______;

2)上述實驗______用序號表示可以證明銅生銹與氮氣一定無關。

3)上述實驗______用序號表示說明銅生銹與氧氣一定有關。

(實驗反思)通過學習,他們認為鐵和銅在空氣中更易生銹的是______。

(探究拓展)設計實驗探究銅綠受熱分解的生成物是什么:

1)若有生成,檢驗生成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若生成物中有氧化銅,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

3)請猜測另一種生成物應該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烯(C2H4)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在化學工業(yè)上有著重要的用途,它的產量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乙烯完全燃燒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B. 反應前后氧元素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

C. 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

D. 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工業(yè)上采用氨堿法生產純堿的流程圖:

上述過程的化學原理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請回答下列問題

NH3溶于水得到氨水,該溶液的pH_____7(填寫大于”“小于等于”)。

②從酸堿反應的角度分析,用氨堿法生產純堿的過程中,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制成飽和氨鹽

水,再向其中通過二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

③下列關于純堿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

A.純堿的化學式為NaOH

B.純堿屬于鹽,但其水溶液呈堿性

C.純堿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D.向純堿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會產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根據(jù)已學知識回答:

1)在金剛石、石墨、C60幾種碳單質中,能用于制作鉛筆芯的是石墨,原因是_____。

2)由碳元素組成的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可重復處理海上石油泄漏,這是碳海綿具有很強的_____性。

3COCO2可以相互轉化:CO2+C2CO,其中_____發(fā)生氧化反應。CO具有還原性,寫出其在工業(yè)上的一種具體用途_____。

4)踐行低碳生活,你能做些什么?請你任寫一點: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

(1)實驗室準備用高錳酸鉀制取比較純凈的氧氣,采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實驗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為_____

采用的常見裝置組合為_____,酸液應從_____加入(寫儀器名稱);

若小華想用F裝置收集一瓶該氣體,則氣體由_____(填c或d)端進入.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驟: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按要求連接制取裝置;③向長頸漏斗中注入鹽酸;④收集氣體;⑤向大試管內放入石灰石,操作順序正確的是_____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①⑤③④D.③④⑤②①

(4)該小組在制取CO2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收集好后,反應仍在發(fā)生,所以,他們想設計一個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的裝置.你覺得下圖Ⅰ、Ⅱ、Ⅲ裝置中能實現(xiàn)上述意圖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