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聰同學家新換了水龍頭,從說明書上了解到該水龍頭是銅質鍍鉻。好奇的小聰想探究鉻(Cr)與常見金屬鐵、銅的活動性強弱,邀請你一同參加。
(知識回放)
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________Hg Ag Pt Au,請你在橫線上填寫對應金屬的元素符號。
(作出猜想)
猜想1.Cr>Fe>Cu; 猜想2. Fe>Cu >Cr; 猜想3.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
(查閱資料)
(1)鉻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在空氣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蝕的致密的氧化膜。
(2)鉻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亞鉻(CrSO4)溶液。
(設計與實驗)
小聰同學取大小相等的三種金屬片,用砂紙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試管,分別放入等量的同種稀硫酸。
實驗編號 | 試管1 | 試管2 | 試管3 |
實驗 操作 | |||
實驗 現象 | 鐵片表面產生氣泡較慢,溶液變?yōu)闇\綠色 | 鉻片表面產生氣泡較快,溶液變成為藍色 | ______________ |
(結論與解釋)
(1)小聰得到的結論是猜想_________ 正確。
(2)實驗前用砂紙打磨金屬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運用)
將鉻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應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進行。若能進行,請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Cu Fe>Cr>Cu 無明顯現象 一 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及雜質 能
【解析】
[知識回放]金屬活性性順序表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所以缺少的是銅,化學式為Cu;
故答案為:Cu。
[作出猜想]鐵、鉻、銅三種金屬金屬活動性中,鐵是強于銅的,所以猜想中主要是猜測鉻與鐵和鉻與銅水的金屬活動性強,因此除了上述猜想,還有猜想鐵>鉻>銅;
故答案為:Fe>Cr>Cu。
[設計與實驗]銅的金屬活動性弱于氫,所以不會與稀硫酸反應,因此不能觀察實驗現象;
故答案為:無明顯現象。
[結論與解釋](1)試管1放出氣體的速率比試管2慢,所以可以得出鉻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鐵,且兩者都是強于氫,試管3中銅的金屬活動性弱于氫,所以可以得出鉻>鐵>銅,所以猜想一正確;
故答案為:一。
(2)金屬表面容易被氧化,與酸不能充分接觸,所以需要打磨表面,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雜質,利于與酸接觸,觀察實驗現象;
故答案為: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及雜質。
[知識運用]從上述實驗可以得出鉻的金屬活動性強與鐵,所以鉻可以與含有鐵離子的鹽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得到金屬鐵,所以鉻與硫酸亞鐵可以反應;根據鉻與稀硫酸反應的現象,可知鉻發(fā)生置換反應時,生成硫酸亞鉻,所以鉻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鉻和鐵,所以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對課本中“氯化鈉能用于制燒堿”的內容產生興趣,查閱資料得知:2NaCl+2H2O2NaOH+H2↑+Cl2↑
為驗證該反應能制燒堿,同學們用如圖1裝置進行了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的實驗,通電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從K處倒出溶液作為待測液進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檢驗待測液中含有氫氧化鈉
檢驗含有氫氧化鈉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測定待測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查閱資料:
Ⅰ.氫氧化鎂不溶于水.
Ⅱ.氫氧化鈉與氯化鎂溶液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圖2所示.
(1)步驟②加入的氯化鎂溶液必需過量,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判斷所加氯化鎂溶液是否過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若缺少步驟④的操作,則測定的待測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將 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沒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碳酸氫鈉樣品中碳酸氫鈉的純度,取一定質量的碳酸氫鈉樣品(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受熱也不分解)加熱一段時間后得50g固體,向其中加入250g質量分數為7. 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后。得18g濾渣,則原碳酸氫鈉樣品中碳酸氫鈉的純度是( )
A.50%
B.70%
C.80%
D.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 水)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填“>”“<”或“=”) 乙的溶解度。
(2)t1℃時,將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__g,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 _______________(精確到0.1%)。
(3)乙中含有少量的甲,欲提純乙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將100g10%的甲溶液稀釋到4%需加入_______________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各組中,實驗操作和目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目的 |
A. | 硫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 | 防止炸裂瓶底 |
B. | 實驗室制取蒸餾水時,向水中加入碎瓷石 | 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 |
C. | 用雙氧水制氧氣時,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 得到更多的氧氣 |
D. | 將較渾濁的泥沙水進行過濾前,須先靜置一會兒 | 過濾更充分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T2℃時,向各裝有50g水的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甲、乙、丙固體各40g,充分攪拌后形成飽和溶液的是乙和丙
B. 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純甲的常用方法是降溫結晶
C. 在T1℃時,將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溶劑的質量可能不變
D. 將T2℃的甲、乙、丙飽和溶液溫度降至T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晨同學從課外讀物中得知:在加熱條件下,鈉與CO2反應的產物可能有C、CO、Na2CO3、Na2O。于是設計實驗對產物成分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①BaCl2溶液呈中性;②4Na+O2=2Na2O;③Na2O+H2O=2NaOH;④2Na+2H2O=2NaOH+H2↑;⑤CO通入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提出問題)在加熱條件下,鈉與CO2反應的產物有哪些?
(猜想假設)猜想一:產物中一定有C 猜想二:產物中一定有CO
猜想三:產物中一定有Na2CO3 猜想四:產物中一定有Na2O
(實驗驗證)用下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探究。
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____。
序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 | 待鈉完全反應后,將裝置D中的固體置于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 | 有黑色不溶物 | 猜想____正確 |
(2) | 將實驗(1)所得混合物過濾,取濾液加入過量BaCl2溶液 | _____ | 猜想三正確 |
(3) | _____ | 猜想二正確 |
(反思與評價)小晨同學向實驗(2)所得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紅色。 于是得出結論:在加熱條件下,鈉與CO2反應一定產生Na2O。該結論是否嚴謹?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某化學探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活動。
[提出問題]鋁具有什么化學性質?
[實驗探究1]小松和小雷分別用一片未打磨的鋁片和打磨過的鋁片進行實驗A、B。實驗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得出鋁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結論。
[反思與評價]據現象小松認為鋁與稀鹽酸反應不產生氣體,請評價小松的實驗和結論______。經過思考,小松向試管中繼續(xù)滴加足量的鹽酸,一會兒后觀察到和B中相同的現象,小松據此推測出鋁具有的另一條化學性質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探究2]小雷進行了如圖C實驗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呢?過濾后稱量濾出的固體,發(fā)現固體質量增加,借助小松的實驗得出的結論,小雷向濾出固體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可知濾渣中不含_____,而是____。 據此可知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于是又得出一條鋁具有的化學性質。
[發(fā)現新問題]同學們又對a、b中溶質的成分產生興趣。
[實驗探究]根據對溶質成分的猜想,結合實驗探究I的探究成果,小松取少量a、b樣品通過混合的方法鑒別a、b中溶質的成分。
[分析與結論]小雷對小松的實驗提出質疑,他認為通過實驗D,能推測b中溶質的成分,卻無法確定a中溶質的成分。根據現象和實驗事實,能推測出b中溶質含有的離子是____ ( 填離子符號)。無法確定a中溶質的成分是因為____。
[實驗與結論]經過思考,為確定a中溶質,小組同學取少量a樣品,加入___(填化合物)觀察到明顯現象,最終確定了a中溶質的成分。
[歸納與總結]通過上述實驗可以總結出;在探究物質的性質時,我們要排除物質具有的性質和生成的物質對探究其他性質可能產生的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