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分)課外小組的同學上網查閱有關金屬資料時,看到鎂與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能生成一種無色氣體和一種白色不溶物。于是產生疑問:產生的氣體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質?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 :產生的無色氣體是什么物質?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解釋及結論
實驗I
用砂紙擦去鎂條表面氧化膜,將其放入盛有適量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試管中
迅速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和白色不溶物

實驗Ⅱ
將實驗I中收集到的氣體點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燒杯
氣體安靜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xiàn)。
該氣體是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探究二:產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
1.堿石灰是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2:MgCO3、Mg(OH)2加熱易分解,分別生成兩種氧化物。
【猜想與假設】
猜測1:白色不溶物可能為Mg(OH)2
猜測2:白色不溶物可能為MgCO3
猜測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 (OH)2和MgCO3的混合物
實驗Ⅲ  ①取洗凈后的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      溶液,觀察到固體溶解,產生無色氣泡,則白色固體一定含有      。(填名稱)
②稱取實驗I中所得干燥、純凈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熱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并使分解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裝置A和B中。

實驗后裝置A增重1.8g,則白色固體中還含有      ,裝置B增重8.8g,試確定白色不溶物中各成分的質量比為:      
【實驗反思】通過上述實驗說明,對于未知物成分的確定,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法,這兩種方法分別是            。
實驗Ⅱ   H      2H2 + O2      2H2O實驗Ⅲ ①稀鹽酸  碳酸鎂;  ②Mg(OH)2     Mg (OH)2與MgCO3的質量比為29:84或MgCO3與Mg (OH)2的質量比為84:29
【實驗反思】通過實驗現(xiàn)象分析確定; 通過質量分析確定;(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試題分析:探究一 :產生的無色氣體是什么物質,根據(jù)燃燒現(xiàn)象可知該氣體為氫氣,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H2 + O2      2H2O;實驗Ⅲ  ①取洗凈后的白色固體,根據(jù)所猜想的物質可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溶液,觀察到固體溶解,產生無色氣泡,則白色固體一定含有碳酸鎂;②實驗后裝置A增重1.8g,說明有水生成,則白色固體中還含有氫氧化鎂,裝置B增重8.8g,白色不溶物中Mg (OH)2與MgCO3的質量分別為,根據(jù):Mg(OH)2MgO+H2O;MgCO3MgO+CO2
58         18   84        44
X        1.8g   Y        8.8g
X="5.8" g             y=16.8g
故Mg (OH)2與MgCO3的質量比為29:84
【實驗反思】通過上述實驗說明,對于未知物成分的確定,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法,這兩種方法分別是通過實驗現(xiàn)象分析確定; 通過質量分析確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某興趣小組同學為了驗證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進行了如下的實驗研究,請你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探究]
(1)甲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取用砂紙打磨過的鐵絲插入到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過一會兒取出鐵絲,觀察到鐵絲表面_____________,得出結論鐵比銅活動性強。
(2)乙同學設計的方案:(實驗中所用銅片,鐵片大小形狀相同,且表面潔凈光亮)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銅片的表面無氣泡產生
鐵片的表面有氣泡產生
鐵比銅的活動性強
[討論交流]
(1)鐵片與稀硫酸反應一段時間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
(2)實驗前乙同學在配置10%的稀鹽酸時,用到的儀器有燒杯、量筒、膠頭滴管,還缺少的一種儀器是______________。在量取蒸餾水的體積時,若仰視讀數(shù),則會導致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10%(填“>”“<”、“=”)
[反思評價]
你認為乙同學的方案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拓展應用]
農藥波爾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銅,不能用鐵制容器盛放波爾多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燕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一瓶標簽破損的無色液體(如圖),她根據(jù)目前所學的知識,大膽猜想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請你參與她的探究。

提出假設:該無色液體可能是______或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FeCl3溶液腐蝕銅、鐵的反應分別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從腐蝕過鍍銅器件的廢液中回收銅,并重新制得FeCl3的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步驟②中發(fā)生化合反應與置換反應
B.“濾液1”中一定含F(xiàn)eCl2,可能含CuCl2
C.步驟④反應為:2M+2FeCl2+ H2O2=2FeCl3+2H2O,M是HCl
D.若濾渣也為m1g,則廢液中FeCl3與CuCl2的質量比為65∶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組同學將鐵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現(xiàn)生成紅色固體物質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氣體呢?同學們決定進行探究。探究前老師提示,該反應生成的氣體只有一種。
【提出猜想】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據(jù)是                    。
【查閱資料】SO2易溶于水,化學性質與二氧化碳有相似之處,它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生成CaSO3。
【方案設計】依據(jù)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O2,則檢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認為是SO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寫出SO2與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下組合實驗方案,排除和驗證猜想的氣體。

若拆去B裝置,直接連接A和C裝置進行實驗,可能導致            后果發(fā)生。
【實驗探究】實驗開始時,先將收集到的氣體從a通入一段時間后,再點燃C處酒精燈;
這樣操作的目的是                                    。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A裝置中溶液不變渾濁,C裝置中表面含CuO的銅網由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
結論: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維拓展】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開發(fā)與利用的世紀,我市規(guī)劃確立了“藍色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海洋化學資源的綜合利用將是重點發(fā)展領域之一。以下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探究海水綜合利用中遇到的問題,請你參與解決并填空:
問題一、海水制鎂過程中如何富集鎂離子?
甲、乙、丙三位同學各自提出自己的設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溫加熱蒸發(fā)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曬鹽后的鹵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過分析比較,你認為       的設想最為經濟合理(選填“甲”、“乙”或“丙”)。
問題二、粗鹽純化過程中如何除去可溶性雜質?
粗鹽中含有硫酸鈉、氯化鈣等雜質。提純時,先向粗鹽水中加過量的氫氧化鋇溶液,目的是完全除盡硫酸鈉;再加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雜質陽離子;濾去沉淀,向濾液中加入            ,將溶液的pH調為7,即得到精鹽水。
問題三、海水“制堿” 的產物成分是什么?
同學們從某企業(yè)取回少量碳酸氫鈉受熱完全分解后的固體樣品,為確定其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甲的猜想:樣品中只含有碳酸鈉;
乙的猜想:樣品中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丙的猜想:樣品中只含有氫氧化鈉。
他們做出上述三種猜想的科學依據(jù)是                  。
【實驗、記錄與分析】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1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完全
溶液,再加入過量       
 生成白色沉淀
丙的猜想
不成立
2
取步驟1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
                      
            
只有甲的
猜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同學們用Na2CO3溶液和濃HCl來研究簡易滅火器的反應原理時,對廢液的成分進行探究。
【推理假設】上述兩種物質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此
推測出廢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鹽酸。
【實驗探究】(1)確定廢液中是否含有鹽酸:
①選擇試劑:根據(jù)鹽酸的化學性質,同學們選用了如圖所示的五種物質,其中物質X是酸堿指示劑中的           溶液。

②實驗驗證:某同學向廢液中加入少量的鎂粉,觀察到                ,確定廢液中一定沒有鹽酸。
(2)確定廢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學選用           測出廢液的pH=l0,確定廢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3)處理廢液,回收利用:欲從廢液中得到純凈的NaCl,請完成如下實驗方案設計。
方案
加入試劑
分離方法
方案評價

適量Ca(NO3)2溶液
過濾、蒸發(fā)結晶
不可行,理由是:     

稍過量的      
        
可行
 
(4)拓展運用:
按如下圖方案分離BaCl2和NaCl的固體混合物時,X溶液中溶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學習堿的性質時,為了驗證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老師做了下面兩個實驗。

實驗一:如圖甲,將一支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觀察試管中的液面變化情況。
實驗二:如圖乙,向兩個裝滿二氧化碳的同樣規(guī)格的瓶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蒸餾水,振蕩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觀察U形管(裝有紅墨水)兩端液面的變化情況。請問:
(1)實驗二中若觀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則證明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2)與實驗一相比,同學們認為實驗二更合理,因為它能排除         對實驗的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竹子是“有節(jié)、中空、四季常綠”的植物(如圖所示)。同學們對竹子中的氣體成分展開了探究,測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氣體。
小華提出:將一節(jié)竹子浸沒在水中,在竹子上鉆孔,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小剛提出:可用注射器從竹子中抽取氣體。
大家認為兩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為A、B兩組,在相同的條件下,A組采用小華的取氣方法,B組采用小剛的取氣方法,分別完成下面的實驗。
(2)檢驗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及解釋
向所取氣體中加入
                 
 
                
有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3)測定氣體中氧氣含量。
【查閱資料】紅磷的著火點為240℃,白磷的著火點為40℃。
【設計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來測定氧氣含量。

【進行實驗】按上述兩個方案進行多次實驗。
【反思與評價】
①實驗中磷的量應為足量,目的是                           
②兩個方案的實驗測定結果不同,測定結果比較準確的是方案                      ,原因是                                    。
③經過A、B兩組同學的實驗,A組測得的含氧量總是大于B組的,你認為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