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忻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鐵架臺等儀器省略)制備CO2和驗證CO2能與NaOH反應。

(1)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

(2)請補充畫出裝置C中a、b導氣管

(3)小意分析實驗后,發(fā)現(xiàn)此裝置有明顯不足,至少應添加一后冼氣瓶F,你認為應該在_____(填裝置編號)之間加入裝有______(填試劑編號)洗氣瓶F。

A.濃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飽和NaHCO3溶液 D.飽和Na2CO3溶液

(4)打開止水夾K1,檢查氣密性,加入藥品開始實驗,當觀察至裝置E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可確定裝置C收集滿CO2

(5)當裝置C中收集滿CO2,關閉止水夾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濃的氫氧化鈉壓入到裝置C中,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平同學認為證明CO2 NaOH反應,還應把注射器內D中濃NaOH溶液換成________,再做一次實驗,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干燥二氧化碳(補充答案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分)

(2)

(3)AB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4)溶液變?yōu)榧t色

(5)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燒E中導管內的液面高于燒杯中的液面

(6)稀鹽酸(補充答案 稀硫酸) 驗證生成了碳酸鈉

【解析】

試題分析:(1)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分;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故a導管只需略伸入集氣瓶中,b導管要伸入集氣瓶底部,才能保證集氣瓶中收集到足夠的二氧化碳;

(3)碳酸氫鈉溶液能與鹽酸反應,除去揮發(fā)出來的氯化氫氣體,同時二氧化碳不與碳酸氫鈉反應;

(4)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5)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消耗了二氧化碳,集氣瓶中的壓強減小,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部分溶液被壓入導管中,使導管內的液面高于燒杯中的液面;

(6)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故加入稀鹽酸后,生成的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而產(chǎn)生氣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分子間有間隔 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D.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曾通過測定古生物遺骸的碳-14含量來推測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電核數(shù)為6,相對原子質量為14。下列關于碳-14原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中子數(shù)為6 B.質子數(shù)為6

C.電子數(shù)為6 D.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F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如圖所示是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圖中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未全部標出.已知:A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B在常溫下為液態(tài),F是黑色粉末.

1B→D 反應(填放熱吸熱);

2C→E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反應;

3)寫出E→F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4)寫出E物質的另一種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恒大冰泉”是來自長白山的天然礦泉水,判斷“恒大冰泉”屬于溶液的依據(jù)是(

①無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穩(wěn)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

(1)步驟1的化學方程式為

(2)為確定步驟2中的碳酸鈣是否完全分解,設計的實驗步驟為: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過量

溶液,若觀察到試管內 ,則分解不完全。

(3)上述設想的優(yōu)點有 (填字母序號)。

a.原料易得且可循環(huán)利用

b.充分利用太陽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CO2是寶貴的碳氧資源.CO2和H2在一定條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應中CO2與H2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 ,若要檢驗1%甲酸水溶液是否顯酸性,能選用的有 (填字母序號)。

a.無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試紙

(5)請列舉CO2的另兩種用途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取三根粗細、長度均相同的光亮細鐵絲,將其中兩根分別盤成螺旋狀,在每根鐵絲一端綁上粗銅絲,另一端系一火柴,點燃火柴,待快燃盡時,分別插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預先放入一些水).觀察到:I、II中鐵絲都劇烈燃燒,且II中鐵絲燃燒比I中的更劇烈;III中鐵絲沒有燃燒。

(1)為什么III中鐵絲不能燃燒?

(2)分析II中鐵絲燃燒比I中的更劇烈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建筑工地發(fā)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經(jīng)化驗為誤食工業(yè)用鹽亞硝酸鈉(NaNO2)所致.亞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鎂條在氧氣中燃燒時,有黑色固體生成

B.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產(chǎn)生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生成

D.硫粉在在空氣中燃燒時,有藍紫色火焰產(chǎn)生,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