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思維方法。

(1)從宏觀知微觀。

詩句“墻角數(shù)枝梅,冷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逼渲小盀橛邪迪銇怼睆奈⒂^角度解釋,主要是因為_______。

(2)從微觀知宏觀。

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已知:“·”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請回答:

① 過程1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②下列有關過程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

a.分子種類改變

b.分子間隔改變

c.物理變化

d.分子個數(shù)未變

【答案】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CO+O22CO2 a

【解析】

1為有暗香來的主要是因為:分子是不斷運動的,花香的微粒通過運動分散到周圍的空氣中,所以聞到了花香。

(2)①過程1是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O+O22CO2。

②由過程Ⅱ中微粒的變化可知,分子種類、個數(shù)沒有改變,屬于物理變化,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某同學對初中所學氣體制備等知識進行的整理,請你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 ___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為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

3F裝置可用于收集一瓶干燥氣體,則其可以收集的氣體可能是______。(填選項)

A.NH3 B.H2 C.O2 D.CH4

4G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木炭作為還原劑用于金屬冶煉已有幾千年歷史。教材用如圖Ⅰ實驗介紹這一知識。

1.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2.酒精燈火焰處加有鐵絲網(wǎng)罩,其作用是______。

3.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其目的是______。

4.圖Ⅰ與教材中的裝置還是略作了改進,實驗結束時,可先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再熄滅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使試管炸裂外,還可以防止______。

5.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組設計如圖Ⅱ方案進行實驗。

(實驗研究)

分別稱取2g木炭與混合物,按每種比例重復實驗3次。實驗記錄如下表:

總質量相同(2g)但木炭與比例不同的實驗對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加熱時間

實驗現(xiàn)象

紅熱,產(chǎn)生大量氣泡,石灰水變渾濁

偶爾紅熱,氣泡較少

實驗結果

表層銅球較大,出現(xiàn)未完全反應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應較完全,生成亮紅色網(wǎng)狀銅塊

部分生成

主要產(chǎn)物是

由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除溫度外,影響實驗的因素是______;

從產(chǎn)物分析,該反應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圍是______

(裝置改進)

穩(wěn)定的高溫是本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實驗裝置也會影響加熱的效率。圖Ⅱ裝置將臥式裝置改為直立式裝置。實驗時,將反應混合物夯實于試管底部,調節(jié)酒精燈使外焰完全包圍試管的下部。你認為該設計是否更好?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交流討論)

由于試管中有空氣,實驗時應注意:

①混合物需進行預熱,除了使試管受熱均勻外,另外的目的是______。

②從理論上講,并不能把石灰水變渾濁作為木炭跟開始反應的充分證據(jù)。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4個圖象中,能正確反映變化關系的是( �。�

A.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

B.鎂在空氣中加熱

C.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D.用兩份完全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分別制取氧氣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提出猜想)

猜想1:可以代替,因為鎂條與氧氣反應后不會產(chǎn)生氣體

猜想2:不能代替,因為鎂條可能會與空氣中的其他成分發(fā)生反應

(進行實驗)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組裝好裝置后,打開止水夾,手捂集氣瓶,一段時間后,松開手

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手后,燒杯中導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關閉止水夾,點燃鎂條,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塞好塞子

鎂條燃燒,放出大量熱,發(fā)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煙,剩余固體為白色帶狀物還夾雜著極少量淡黃色的固體

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燒杯中水從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

(解釋與結論)

1)步驟Ⅰ的實驗目的是_____。

2)步驟Ⅱ中,關閉止水夾的目的是_____。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中的_____(寫一個即可)可以推測猜想2成立。

①(繼續(xù)探究)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氮化鎂(Mg3N2)為淡黃色的固體,于是小晴猜想鎂條還可能會與空氣中的_____發(fā)生反應;

②(設計實驗)她設計實驗方案證明自己的猜想_____;

③(實驗結論)鎂條與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④(反思與評價)通過上述探究活動,你對燃燒有什么新的認識?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瘜W實驗室廢液桶中裝有含的廢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僅造成重金屬污染而且造成浪費。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運用剛學到的“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結合其他有關化學知識對廢水進行處理。下圖是他們設計的除去銅離子,回收硫酸亞鐵晶體和銅的實驗方案。請回答問題:

(1)廢水中加入金屬X的是_______。

(2)利用溶液Y除去不純的銅中的雜質,可觀察到“有氣泡放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

(3)硫酸亞鐵晶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已知硫酸亞鐵晶體相對分子質量為278),操Ⅰ的名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1)寫出儀器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要調節(jié)A中試管與酒精燈相對高度,應調節(jié)螺旋__________ (填“a”、“b”“c”

3)寫出實驗室中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4)實驗室中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為了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若用裝置D收集氫氣,氣體應從導管的__________(填“e”“f”)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某同學對初中所學氣體制備等知識進行的整理,請你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裝置A中,儀器X的名稱為______。

2.用高錳酸鉀在裝置B中制取氧氣時,需要改進的地方是______,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從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寫出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使用裝置A制取氣體的優(yōu)點是______。(寫一點)

4.某同學點燃蠟燭,然后放入D中,迅速將A、D、E連接好,打開活塞,發(fā)現(xiàn)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同學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并不一定能說明A中產(chǎn)生的氣體就是氣體,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型材料納米級Fe粉具有廣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與氧氣反應,其制備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______,在制備納米級Fe粉的工藝流程中,其作用是______。

(2)納米級Fe粉在氧氣中能自發(fā)燃燒生成黑色固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上述制備納米級鐵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其反應類型為______

4)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最后在制得的納米級Fe粉樣品中混有少量的雜質,為了除去樣品中的雜質,在無氧環(huán)境下,先加水溶解,然后再洗滌、______、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