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國家居民人種成分比較復(fù)雜,除白種人外,種人比例占43%.
(2)填出圖中字母和序號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稱.
海洋:A;地形區(qū):BC
(3)①②③④四城市,2016年8月5﹣21日夏季奧運(yùn)會將在舉辦(填序號).
(4)該國融合了不同的文化,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屬于該國的是
A.狂歡節(jié)原是歐洲天主教的節(jié)日,后來傳到該國
B.桑巴舞是該國一張名片
C.在該國有著名的“三道”,即民間的茶道、花道和書道
D.足球是該國人文化生活的主流,無論是海灘還是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有人踢球.
年級 | 高中課程 | 年級 | 初中課程 |
高一 | 高一免費(fèi)課程推薦! | 初一 | 初一免費(fèi)課程推薦! |
高二 | 高二免費(fèi)課程推薦! | 初二 | 初二免費(fèi)課程推薦! |
高三 | 高三免費(fèi)課程推薦! | 初三 | 初三免費(fèi)課程推薦! |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節(jié)日中,符合“太陽直射點(diǎn)正在北移,但仍在直射南半球”這一事實(shí)的是( )
A.國際勞動節(jié) B.國際兒童節(jié) C.國際婦女節(jié) D.中國國慶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巴西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shù)字代表的水域名稱:①洋,②洋,③河.
(2)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圖中字母代號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 圖中字母代號為.
(3)該國首都和最大城市分別是、 , 其圖中代號分別為、.
(4)字母F是該國與(國家)共同修建的水電站.
(5)在A、B、E三處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處,生物資源最豐富的是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中國空白政區(qū)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海域遼闊,自北向南依次瀕臨的海有A是海,B是海,C是海,D是海.
(2)我國疆界綿長,陸上國界線長達(dá)2.2萬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①是(國家),②是(國家).
(3)我國海岸線長達(dá)1.8萬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其中③是(國家);④是(國家).
(4)寫出圖中字母E、F代表的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圖 號 | 名稱 | 簡稱 | 行政中心 |
E | |||
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地球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儀是縮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流、湖泊、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名稱
D.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些年來,上海不少企業(yè)向長江三角洲區(qū)域周邊城市轉(zhuǎn)移,企業(yè)管理者也隨之遷入周邊城市。這說明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區(qū)域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
A.帶來污染,具有制約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資源
C.具有輻射帶動作用 D.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是地球五帶中的________帶。
(2)A,D兩地的氣溫相比,氣溫更低的是________地,其影響因素是________。
(3)A,B兩地都在________(緯線)附近,降水量較多的是________地。
(4)根據(jù)圖2所示氣溫和降水判斷,圖2中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分析其氣溫特點(diǎn)是________,這種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許多著名籃球運(yùn)動員如喬丹、科比等,他們都是美國人,但他們的祖先都是( )
A. 美洲人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C. 歐洲人 D. 亞洲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描述中,屬于我國北方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是( )
A. 河湖眾多,水網(wǎng)縱橫 B. 氣候濕潤,降水豐沛
C. 深居內(nèi)陸,氣候干旱 D. 平原高原為主,地形平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