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長江水系和長江經(jīng)濟帶范圍圖(下圖),判斷下面小題。

1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

2圖中②處水電站為三峽水利樞紐。

3圖中陰影部分為海域。

4圖中甲處是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

5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素有“水能寶庫”之稱。

【答案】

1 正確

2 錯誤

3 錯誤

4 正確

5 正確

【解析】

根據(jù)長江的發(fā)源地、注入海洋進行分析解答。

根據(jù)②水電站的位置進行分析解答。

根據(jù)長江流域的范圍進行分析解答。

根據(jù)長江主要支流的分布進行分析解答。

根據(jù)長江的水能開發(fā)進行分析解答。

1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向東流經(jīng)11個省市,注入東海,是我國最長的大河。故敘述正確。

2②水電站位于大渡河上,為龔嘴水電站。故敘述錯誤。

3據(jù)圖可知,陰影部分為長江流域,不是海域,故敘述錯誤。

4據(jù)圖可知,甲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與長江干流交匯在武漢,故敘述正確。

5長江上游流經(jīng)第一、二階梯和第二、三階梯,故其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素有“水能寶庫”之稱。故敘述正確。

考查長江的發(fā)源地、注入海洋。

解題關(guān)鍵掌握長江的主要水電站的分布。

考查長江流域的范圍

考查長江主要支流。

考查長江的水能開發(fā)。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以北是中緯度,以南是低緯度,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該地位于( 。
A.經(jīng)度0°,北緯66.5°
B.西經(jīng)20°,北緯66.5°
C.東經(jīng)160°,北緯60°
D.西經(jīng)20°,北緯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的經(jīng)緯度是( )

A. 40°N、20°E B. 40°N、20°W

C. 40°S、20°E D. 0°S、20°W

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熱帶,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B. C. D.

3丁地位于丙地的( )

A. 正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東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年中,薊縣白晝時間最長的季節(jié)出現(xiàn)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冬
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地圖上不能作為確定方向依據(jù)的是( 。
A.經(jīng)緯線
B.指向標(biāo)
C.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D.海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冬季風(fēng)、夏季風(fēng)示意圖,回答:

(1)表示冬季風(fēng)的是________圖,它來自________地區(qū),性質(zhì)________。

(2)影響我國的夏季風(fēng)來自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上空的暖濕氣流,所以我國東部地區(qū)夏季氣候特點________。

(3)我們把________(冬、夏)季風(fēng)影響明顯地區(qū)稱為________季風(fēng)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亞洲 C.歐洲 D.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國土由四大島嶼組成,其中最大的是( )

A.北海道島 B.本州島 C.四國島 D.九州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城市降水量柱狀圖”和“中國干濕地區(qū)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干濕地區(qū)名稱: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2)干濕地區(qū)AB之間分界線大致是______mm等降水量線, 干濕地區(qū)BC之間分界線大致是______mm等降水量線。

(3)四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順是____________。

(4)由此可知,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_________________。季節(jié)(時間)分配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導(dǎo)致我國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夏季風(fēng)或冬季風(fēng))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